亳州谯城:“四带一自”产业扶贫落地见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笔者在谯城区颜集镇曹元村绿沃源农业家庭生态农场扶贫产业基地看到,村民正在中药材地里忙着除草。“在这里干活一天70元,中午有时免费管一顿饭,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两千来块钱。”谯城区颜集镇曹元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田小兰说。

绿沃源农业家庭生态农场扶贫产业基地,以中药材种植为主,采取贫困户用地入股分红模式,吸引了45户贫困户76人在这里长期务工,每户人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从中药材种植、除草、打药,再到收割、深加工、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贫困户来基地务工。”该基地负责人卞松彬介绍道。

这只是谯城区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项目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是指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自主调整种养结构发展产业。目前,谯城区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谯城特色,找准产业支撑,加大财政支持,鼓励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紧紧依托中药材、蔬菜、养殖、林果等特色产业,因村因户精准施策,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谯城区组织了三批次“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到户扶贫项目,实施了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到村项目,并组织种养专家到贫困户家中及项目基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到位,起到真扶贫、扶真贫的作用。

截至目前,谯城区共实施到户项目5482个。除了第三批次300个项目68.06万元没有实地验收打卡发放外,第一、二批次的5182个项目704.2万元全部打卡发放到户。20个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到村30个基地项目1291.05万元也已打卡发放,该项目共带动贫困人口2957人,人均不低于每年3000元的资金收益,实现了稳步脱贫。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