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直播,关于农村敬老院改革亳州召开新闻发布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月6日上午10点30分

亳州市召开农村敬老院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扫描下图二维码可直接进入直播页面

新闻加点料

央视为亳州“医养结合”保障五保老人点赞

近日,《亳州市农村敬老院改革基本规范(试行)》印发,明确整合乡镇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资源,设置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医疗护理功能于一体的敬老院,隶属乡镇卫生院。农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将得到更好保障。

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革,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从2017年底,在多次深入调查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我市提出探索失能五保老人由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服务的新模式,全市141个敬老院已经逐步移交乡镇卫生院托管。

而此次制定的《规范》明确农村敬老院隶属乡镇卫生院,并规范了敬老院的名称。《规范》指出,乡镇辖区内有1家敬老院的,名称为××镇(乡)卫生院敬老院;乡镇辖区内有2家及以上敬老院的,名称为“××镇(乡)卫生院××敬老院”。此举将进一步深化我市农村敬老院改革、扩大改革成果,全面建立管理规范、运营有效的医护养一体新模式。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理顺了敬老院和卫生院的关系,五保老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规范》还明确了敬老院的管理体制和职能,乡镇人民政府是敬老院的责任主体,负属地管理责任;民政部门履行养老行政监管职能;卫生健康部门履行卫生行政监管职能;敬老院院长由乡镇卫生院提名并任命。

对五保老人中有意愿入住敬老院的全部安排入住;乡镇卫生院为所辖敬老院配备医生、护士各2名;为全护理五保老人按2:1配备护工。《规范》还对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出了要求,对五保老人的失能鉴定和入住流程进行了规范,对卫生院配备医护人员的医技条件和服务进行了明确,对护工配备及其职责也有详细要求,这些都是为了保障五保老人的权益。

据了解,目前我市累计筛查摸底符合入住条件的失能五保老人1132人,有意愿入住且在院957人。入院后,经过乡镇卫生院精心照护,全市851名不能自理的老人中有460人能够基本自理, 257名有褥疮的老人中有256人已经愈合。(蒋加磊)

(责任编辑:马明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