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了一辆电瓶车?小心是陷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捡到了一辆电瓶车?小心是陷阱

蒙城警方破获一起敲诈勒索案

故意将电瓶车放在路边不拔钥匙,让别人骑走,然后谎称车内有贵重物品,对骑车的人实施敲诈。近日,蒙城县两名男子因涉嫌敲诈勒索被警方抓获。

8月17日17时许,蒙城县公安局乐土派出所接到辖区屈庙村村民张某奎报警,称其电瓶车放在柳林街被人偷走。报警人称,车主为其朋友杨某,两人在8月6日将电瓶车放在柳林街上后离开,8月7日再次到柳林街骑车时发现电瓶车被人骑走。随即,他们利用安装在电瓶车上的GPS定位器进行查找,发现电瓶车的位置在柳林社区前薛庄村民薛某友的家附近,便向薛某友索要电瓶车。

“报警人称,电瓶车内放有价值一万块钱的玉。”乐土派出所民警桂王印介绍,薛某友称其未见到该电瓶车,更不知道电瓶车里有玉。张某奎二人多次与薛某友协商要求其归还电瓶车及车内的玉,一直未果。

8月17日,张某奎、杨某二人再次找到薛某友,称如若再不归还电瓶车及车内的玉,就要告薛某友盗窃。然而,薛某友坚称未见到该电瓶车,随后张某奎报警。

“我们发现这个案件有几个疑点,报警人为什么当天不把电瓶车骑走?发现电瓶车丢失当天为何不报警?为什么要把价值不菲的玉放在电瓶车里?”桂王印介绍,面对这些问题,张某奎和杨某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

通过民警做工作,张某奎、杨某承认了采取“丢车”实施敲诈的犯罪事实。

据交代,二人故意将电瓶车放在路边并且不拔钥匙,等待占便宜的人“上钩”将车骑走,然后他们利用车上安装的GPS定位器找到骑走电瓶车的人,谎称电瓶车内有一块价值一万元的玉,如若不赔偿损失,就以对方盗窃为由报警,敲诈勒索钱财。

“二人交代,他们于7月底在乐土社区利用该手段成功诈骗5000元。”桂王印介绍,尝到“甜头”的二人在柳林街上再次实施敲诈时,被民警识破。

目前,张某奎、杨某因涉嫌敲诈勒索被羁押在蒙城县看守所,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责任编辑:王红燕)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