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通报引江济淮等重点水利工程及水资源管理工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供水管道就位静待长江水入城

我市通报引江济淮等重点水利工程及水资源管理工作

重点水利工程及水资源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

引江济淮亳州段城市供水管道工程已铺设完成。9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应国君在会上通报了我市2019年重点水利工程及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

今年以来,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引江济淮工程有序推进。开工建设的项目征地拆迁全部完成,施工环境良好,工程按照序时进度要求稳步推进。

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由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我市配合做好征地拆迁及施工环境协调。

2017年开工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利辛朱集站、朱集到龙德西淝河疏浚护砌、亳州城市供水工程(包括龙德加压泵站、龙德站至城南调蓄水库输水管道、城南调蓄水库)三项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

截至7月底,我市负责的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可保证工程施工需要,施工环境良好。朱集站工程主厂房及安装间地面以下施工完毕,副厂房房底板施工完成;朱集站至龙德站段河道工程累计完成河道土方开挖330万方,完成率96%;河道护砌17公里,完成率72%;龙德加压泵站主泵房施工完成;城市供水管道工程已铺设完成;城南调蓄水库土方开挖完成约421.3万方,完成率72%;水库土方消纳及水土保持工程累计完成约306.3万方,完成率61.2%。

同时,薄弱环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建设任务。港河泵站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工程正处于扫尾阶段,并准备验收工作。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工程、淮干一般堤防加固工程亳州段项目已完成工程审计,正在推进竣工验收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扶贫工作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总要求,认真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断查弱项补短板。

今年全市计划投资16001万元,实施巩固提升项目数77处,改善供水人口72万人。目前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已经开工建设,共计开工处数58处,累计改善供水人口31.4万人;谯城区已经完成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审批工作,正在开展招标工作。

全市计划投资12663万元,实施氟改水项目数23处,改善氟超标人口33.24万人。目前各县区均完成实施方案编制、专家审核工作,正在开展招标前期工作。

城区“水活”工程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全市水利部门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天蓝、地净、路畅、水活、林拥城”的要求,强力推进城市水活工程。

认真开展凤尾沟三期、龙凤新河、团结沟治理工程绿化补栽补种和土建尾工建设;宋汤河六期治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水下工程基本完成,同时跟进微地形整理和绿化工作。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区铁路以东水系贯通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窑鸿沟及窑鸿支沟排涝应急工程已开工建设;涡河城区段生态修复工程(人民路桥-京九铁路)正在推进之中;“一涵三闸”工程初设已完成,待资金确定后再招标建设。

目前,涡河以南、铁路以西水系已基本贯通,水生态的修复、水岸线的绿化,为广大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益助力。

水资源有偿使用有效落实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目标,扎实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

推进重点区域与领域节水,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节水企业26家。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面积已达276.5万亩,全面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61万亩。狠抓公共机构节水创建工作,目前我市已创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22家。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亳州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厂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2019年底建成通水。

落实水资源管理保障措施。近三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市级取用水计量监控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已对133个取用水大户的281眼取水井进行在线监控。

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力度。水资源费征收逐年增加,从2016年征收651万元到2018年征收水资源费2073万元。2019年上半年征收额已超过1100万元,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责任编辑:王红燕)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