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心灵的花园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迁入新居,最庆幸的是我那书房“扩容”了一倍之多。两方墙壁被书架“装饰”可谓“顶天立地”。我面对书房,笑对书架上陈列的错落有致的几千册书,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你们好!”

书房,是作家心灵的花园,那是心灵散步的地方,而书,却是开放在手中的花朵,开放在时间里的花朵,开放在生活里的花朵。那些终身与文字打交道,以写作为职业的作家,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书房里站立的一本书和心中的一朵花。因为,心中有书,书中有我。

喜欢读书的人,都是极其重视自己书房的,不论大小,总会在居所开辟出一片“小天地”,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怠慢了书儿。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作家,因住房拥挤,人书同室,去年,他节衣缩食,咬紧牙关,按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装修中而书房竟然占了20多平方米,可见书房在他心中的位置。

记得我曾在一本书中看过著名作家、散文家余秋雨站在书房里的一张图片,前后左右都是高高的书架,他徜徉在其中,宛若一叶小舟漂在知识的海洋中。那些站满书的书架,给人一种知识的逼迫,还有一种知识的敬畏。余秋雨说过,人生最美好的享受是读书,人间最宝贵的财富是智慧。读书孕育智慧,智慧促进读书。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能识别美与丑、善与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书房是我诗意的安居。

1986年春天,我应邀参加在合肥召开的“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工作座谈会”上,采访了著名的作家叶永烈,交谈中获悉,他的书房10多平方米,四壁全被书覆盖,上顶层取书还得爬梯子。书架上列着各种各样的“大事记”、人物辞书琳琅满目,一排排按人物分类的采访笔记,一叠叠的人物资料,加上他满架出版的专著图书,房几乎成了档案馆、图书城。叶永烈床头更是一道风景,全被书堆满,他说晚上看书,可信手拈来。据他在专著《名流侧影》(1997年版)一书中介绍,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一级作家叶永烈,创作达2000多万字已出版150多部书了,作品获奖近百次。他的作品曲高和众,大都居畅销书排行榜首。现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他对我说,他当作家是从写科普文章开始的。他的一句著书立说的名言,至今我记忆犹新:“要想喝一杯水,必须先挑一缸水!”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写书,给读者予以帮助。

书能改变人生,就像季节改变气候一样。一位作家读书入景入神,他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到远方。我读书之时,正是书融化我之日,然后重新整合一个别样的我。书,是我另外一个母亲。

书房不仅是书的载体,它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作家的品位与水平的高低。看一个人如何?去看看他有什么样的朋友?看一个作家如何?去看看他有哪些藏书?书房里住着作家,作家用心灵与古往今来的圣贤对话……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