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开班 20余名“非遗”传承人集体亮“绝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开班

20余名“非遗”传承人集体亮“绝活”

华佗夹脊穴第76代传人魏灵为体验者调理夹脊穴

亳州新闻网讯 10月31日上午,在市区望月潭公园内的营地,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正在开班,来自各县区的2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加了培训。

记者看到,现场设置了六国棋、烙画葫芦、李氏铁艺、剪纸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台,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看和体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夹脊穴”的现场体验项目更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华佗夹脊穴第76代传人魏灵使用独家特制的“宝葫芦”为体验者调理夹脊穴,治疗颈椎病,吸引了多位市民排队等待体验。“今天才知道我们亳州还有这样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后感觉很舒服,肩颈轻松很多。”市民郑雨说。

“这是我们这次培训班的现场展示、交流、体验环节,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了一些专家,为各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及受邀来参加培训的各县区非遗主管部门负责人授课。”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王志刚说,此次培训为期两天,将由亳州学院亳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程中立、安徽省民间艺术协会会员侯纯顺、华佗五禽戏传承人周金钟为传承人们讲解非遗的相关政策、申报非遗材料的技术要点等。

“我市一些非遗项目的发展和保护,目前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搭建一个让非遗传承人互相交流、学习、借鉴的平台,以更好地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王志刚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