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随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似乎前几天还是斑斓多彩的深秋,一场凉雨过后,树树金黄火红,纷纷飘落。只余最后几片枯叶,在风雨中抖索着,几许留恋,几分不甘,终是坠落于泥水之中。没有交接,没有商量,秋已仓皇收场,冬迈着从容的脚步,款款而来。

不知何时起,对冬天有了新的领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吧!少时喜欢春天,喜欢春的烂漫明媚、盎然生机。似乎倾尽所有力量,只为绽放这一季的妖娆,却不管不顾灿烂后的凋零和倾情后的无果。青年一如夏天,有些浮躁,有些张扬。郁郁葱葱,蓬蓬勃勃,敢爱敢恨,无谓对错。那是个疯狂生长的季节,甚至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后悔。人至中年,似乎更钟情于秋季。有付出,有收获;有斑斓的色彩和复杂的心境,也体会了不同的人生况味。有时,会把果实高高挂在枝头,抑不住的喜悦;有时也会把风霜的侵袭,不经意的泄露。而今,人近天命,进入人生之冬,也有了冬的禀性。

我喜欢冬是沉静的。较春之热闹,夏之张扬,秋之仓皇。冬天万物收纳,大地沉寂,鸟儿飞走了,虫子蛰伏了,就连一直忙碌奔波的人们,也安静下来了。唯有静,才能让人从容。闲暇时散散步,晒晒太阳,喧哗和躁动没有了,这时候灵魂才能跟得上脚步,才得以关照自己的内心,有了发呆、思考的余地。这时候,也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喜欢在周日的早晨,泡杯清茶,听听音乐,看几页闲书,安然享受生活。也喜欢闲暇的午后,在园区里散步。凝视草坪上慢慢踱步的白鸽,我看看它,它也看看我,一点都不怕人。我很喜欢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洽;我还看到一只懒懒的猫在草坡上晒太阳,眯着眼,很惬意的样子,我甚至羡慕它的自在自足。我散步时,还和一只鲁莽的小黄蜂相撞。它吓了我一跳,我吓得它仓皇而逃,不由会心一笑。

我喜欢冬是简单的。万物都由繁华归向萧瑟,树木花草枯萎凋零,融于土地。唯有光秃秃的枝丫,伫立在凛凛风中,很有一种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的意味和风骨。田野里也是一片空旷,水瘦山寒,一切都脱掉了伪装,褪去了浮华,只留下最本真最质朴的东西。犹如人心,剥离了少年的虚荣,青年的狂放,中年的庸俗。人到老年,反而如婴儿般通透澄澈。心,不再外求,而是转向内心的关照和反思;不再茫然张望未来,捕捉虚无,而是回味、玩味、品味曾经的过往,并品咂出在喧嚣浮躁的过去所没能品出的一切。

我喜欢冬是内敛的。谁说冬是枯索的、孤寂的?这分明是一个内敛、沉淀而丰富的季节。没有冬默默的积蓄、暗暗的努力,又何来春的盛放、夏的葳蕤?冬只是不露声色罢了。她不像春那样,迫不及待地把花朵高高举起;也不像秋那样把果实色彩炫舞枝头。她是冰冷的土壤里汲取营养的根系,她是深深的地下修身养息的生命,她是寒冷和黑暗的逆境里静静沉潜、悄悄抗争的力量。

也许,冬只是外在的萧索和寒冽罢了。你听听冰河下的春潮涌动,你看看雪被下的青青麦苗,你感受一下白雪红梅的嫣然美丽、雪压青松的坚韧生机。当然,还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暖暖友情;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融融亲情;有“冬者,岁之余”,正是读书好时光的努力奋进。人生之冬,没有了恨恨怨怨、悲悲喜喜,没有了锱铢必较、耿耿于怀,而是多了份通透、慈悲和宽容。不与别人过不去,不与自己过不去,也与岁月握手言和,顺应规律,顺其自然,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