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钊:学会在磨炼中成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刘钊在走访群众

小档案

年龄:32岁

单位:谯城区颜集镇

我的心里话:和老百姓打交道是个“细致活”,得走近才能行,政策要讲明白,情况要问明白,有时候多跑几趟,用心做。在基层一线的那段时光让我成长了很多,那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以后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钊从大学毕业便一直在乡镇工作,从大学生村官到镇人大副主席,再到镇党委委员,一路走来,刘钊说,基层工作让他收获很多,也成长很多,带着从基层磨炼来的勇气,他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带着从基层积累的丰富经验,他做起群众工作也更加顺畅。

如今,刘钊负责谯城区颜集镇的党建工作,他说,变的是岗位,不变的初心,他会带着从基层一线撷取的力量继续踏实做事。

“和老百姓打交道是个细致活”

2012年,25岁的刘钊来到谯城区芦庙镇雷庄村担任村书记助理,在协助村书记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他还负责帮助村民代办各类证件,检查各村清洁工程的实施情况。

刘钊说,雷庄村在清洁工程等方面做得都很好,但该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一直在思考提升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办法。

2014年,村里经过多次考察,认为流转土地种植葡萄和桃子是一条好路子,于是开始动员群众参与进来。期间,刘钊曾多次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还带领村民代表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了解这一项目。

“和老百姓打交道是个‘细致活’,得走近才能行,政策要讲明白,情况要问明白,有时候多跑几趟,用心做。”刘钊说。

经过大量的前期工作,村民们开始纷纷响应,刘钊说,当时村里流转了一部分土地,也有种植大户参与流转。“当时四个自然村参与进来,共流转了约27公顷土地,村民将土地流转出去,还能被招聘回来进行田间管理。”刘钊说,当时搞葡萄和桃子种植,1公顷土地收益约7万元,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大学生村官创业获殊荣

在雷庄村工作期间,刘钊还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投资20多万元在老家谯城区华佗镇做起了蛋鸡养殖。

“我父母过去曾经营过一个养鸡场,有些经验,所以我就将自己的蛋鸡场放在了家乡,这样家人也能帮助管理一下。”刘钊说,当时他的鸡场养殖了6000余只蛋鸡。

然而鸡场建成的第一年就遭遇了“禽流感”。“那是2013年,禽流感很厉害,鸡苗大量生病、死亡,亏损了15万元。”刘钊说。

但是刘钊没有放弃,禽流感之后,他重新购买了6000余只鸡苗,做好防疫程序,继续做养殖。第二年,鸡场效益不错,让刘钊获得不菲收益。

2015年,刘钊被评为亳州市十佳大学生村官创业之星。

如今6年过去了,刘钊依然在经营着自己的养鸡场,也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华佗镇的一些村民看到蛋鸡场效益不错,还曾专门向他“取经”。

“基层工作带给我勇气和底气”

2017年,刘钊来到颜集镇担任该镇人大副主席职务,分管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颜集镇丁桥村阮庄中心村申报省级中心村建设,2017年,该村省级中心村建设正式启动,刘钊作为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刘钊说,最初在征用土地期间,很多村民不配合,刘钊便带领镇里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给村民讲解新村建设的有关内容和征地补偿政策,一些村民长期在外打工,刘钊就来到他的打工地做工作。

“新的村庄进行了重新选址,那里地理位置优越,出行便利,村庄将按省级中心村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会比现在的老房子要美丽、舒适得多。”刘钊说,在分析利弊后,他还详细了解了村民不同意政府征地的具体原因,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

现在,阮庄中心村已建成,正在等待验收。看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家园,村民们都迫不及待要入住进来。

刘钊目前担任颜集镇党委委员,负责党建工作。刘钊说,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为民初心,在新的岗位上,他依然会踏实做事,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

“在基层一线的那段时光让我成长了很多,带给我勇气和底气,那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以后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刘钊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