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这是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月9日晚上,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在12名出征的医护人员中,涡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徐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自己和战友们在武汉的经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此鼓励奋战在各条疫情前线的“战友”。

援鄂日记(一)

今天是来到武汉的第二天(2月10日),褪去14小时奔波的疲惫,内心涌出的都是即将奔赴前线的热忱与激动。回顾过去的30 年,好似自己什么都没有做过。作为一个党员积极分子,现在我终于可以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前线,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昨天,犹在睡梦中的我接到电话,得知院领导同意了我的请愿,于是我得偿所愿地成为了涡阳县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科室同事紧急收集防护用品送给我,我知道院里的防护用品也非常紧缺,但这些“紧俏物”依然装满了我的背包。

我的直属领导、助产长马静抱着我哭了,说如果可以,她愿意替我。副院长张艳环语重心长的鼓励我:不要怕,永远记住你的后面有我们。罗颖护士长眼含泪水,握着我的手,“在前线,要注意休息,保证体力,才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副院长王化猛在临行前代表院领导班子给我转了1000元的微信红包,说出门在外,以备不时之需,有什么需要直接说,院领导是你们坚强的后盾。院长曹锡君看着我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代表的不止是涡阳县人民医院还有安徽省,你们要表现出我们涡医人的风采。”

望着科室同事送行的目光,听到那么多鼓励与祝福,我真的很感动。我想对他们说,也许你们觉得我无畏和勇敢,可你们不知道的事,正是因为我的身后有你们,所以我毫无畏惧。这一路,我不孤单,因为你们的爱给了我力量与前进的勇气。

与我同行的还有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庄捷,本以为这个看着稳重的大叔,会不好相处,但出乎我的意料,他格外的可亲可爱,不像我之前想象的冷淡和客套,。他把我当成女儿般的关心与爱护,帮我拎行囊,还不时把其渊博的知识和经验说出来分享。

途中我才知道,庄主任在2003年也曾支援抗击SARS。果然可爱的人永远都是可爱的,从那刻起,可敬的庄捷主任,已是我的新晋偶像。

郑璐,我的新战友,涡阳县中医院的护士,见面后才知道她也来了。她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几年前,我们曾一起学习,一起旅游,一起聊八卦。她几天前报名涡阳中医院的发热门诊落选了,很是伤心难过,但她还信誓旦旦地坚持:没关系,一次落选,还有下次,我会一直报名,我想为抗击这场疫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她与我一样,成为支援武汉的一员。

很感激生命里有这样一次别样的行程,很感激此行程中庄捷主任、郑璐好友的相伴。

我坚信,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可以赢,也一定会赢。

援鄂日记(二)

2月11日,早饭后我们便立刻赶到集合点,接受了由安徽省卫健委给我们进行的3小时培训,会上详细的讲述了近期武汉的疫情变化、自我防护知识以及我们即将面临的现状和要担负的责任。

培训结束后,我们就要到武汉市洪山区方舱医院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不防护不进仓,轻伤绝对不上火线”,这是领队的原话,要求我们所有人要在自身防护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工作,保护自己的同时不给别人添麻烦。

下午,我们一行300 人的大队伍紧锣密鼓地进行防护用品的穿脱训练,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反复练习,争取不拖大家后腿。

为了减少可能存在的污染隐患,每个人都自觉排队去剪发,我们可敬的庄捷主任直接剃掉了全部的头发,光头的庄主任也很帅。

而一向惜发如命的郑璐也剪掉了鬓角和耳后以下的头发,我觉得这样的女汉子才是最美的。

身为他们的同伴,我也不能怂,该剪的必须剪。有事大家一起干,有发大家一起剪。

明天就要进仓的我们,没有害怕和退缩,有的只是打败新冠病毒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中国必胜!

援鄂日记(三)

今天是来到武汉的第五天,上的是8点—14点的班次。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后来到一楼大厅,匆忙吃完早餐便坐班车赶到了方舱医院,领取防护用品后便开始穿戴,人生中第一次穿了拉拉裤。所有穿戴整齐之后,我们按程序进入了方舱。

我们亳州队负责六个病区,每个病区32个床位,交接后便开始投入工作。首先巡视所有病人了解情况,十点钟开始测量体温、血氧饱和度及脉搏后记录。其中20床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3%-94%之间徘徊,精神欠佳,汇报医生后继续观察,每半个小时复测血氧。期间患者要去卫生间,因为害怕他肺源性休克晕倒在卫生间,我就一路跟到了男厕所门口。

总值班室就在卫生间拐角,等待患者间隙,我被护士长抓去组装了一个血压计,之后我就一直等患者出来。5分钟后我拜托一位进去的男患者看一下他是否还在里面,他进去了也没有出来,我直接拉了另一个路过的男患者帮我喊他,但是没人应。

“他会不会是在我组装血压计的这个间隙回去了呢?”想到这,我立马飞奔病区确认他是否回到床位。很庆幸他已经回来了,一颗吊着的心瞬间放了下来。可是穿着全套防护用品奔跑的我,这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尤其耳挂式防护口罩拉的耳朵很痛,我站立了好久才稍稍缓过来。

很快就到了十二点,开始分派午餐,三荤一素,配备酸奶,很丰盛。吃饱喝足之后,我们把口服药分发下去,部分患者开始午睡,看着他们安稳的入睡,很欣慰。很快到了一点半,再次测量患者生命体征,20床患者血氧饱和度92%-93%,汇报医生后,立马寻找制氧。

这一圈下来,又累的气喘吁吁,耳朵勒得更疼了,可能是因为我脸太大了吧。20床患者吸氧后血氧饱和度达到94%,暂时稳定,接着便是复测后汇报,再复测后再汇报,周而复始。

下午两点开始交接班了,所有情况交接清楚后进入缓冲间脱除防护用品。当我走出方舱医院医务通道的时候已经三点四十了。在清洁区换装后,随口扒拉几口饭便匆忙跟车回了酒店,不戴口罩的耳朵感觉真好。

这一个班次下来,好像也没有做多少事情,但就是很累,下班了只想躺着,躺着就够了,可是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相反我很庆幸自己来了。在这里结交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却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我们,团结一心对抗疫情,胜利离我们还远吗?!

援鄂日记(四)

清晨滴答的雨声和清脆的鸟鸣撬开了我沉重的眼皮,这是情人节我和郑璐一起过,睁眼后的我们不约而同地给对方一个飞吻。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我们搬去了武汉另一家酒店,那里有充足的单人间。等所有东西归纳整理结束已经十一点多了。今天上的是14点—20点的班,十二点四十五分午餐没有到,我们就匆匆吃点零食果腹,便坐上了赶往方舱医院班车。

因为物资紧缺,我把仅有的一件隔离衣给了郑璐,因为我是产房的院感护士,毕竟是重点科室,院感防控知识,相对于她而言,懂得更多。就这样我们再次踏入了这个容纳了近千人的方舱医院,迎面碰到了昨天的20床患者,精神抖擞的在溜达,看起来很开心。

今天是我和蒙城二院的护士王飞燕一起负责E区的37个病人,她们是一群可亲可爱的小姐姐们和大姐姐们。趁着不太忙地时候,她们拉着我们号召了整个E区的伙伴们一起运动了起来。

在我们热火朝天的跳完了简单的有氧舞之后,便开始分发患者的药物。我和我的搭档王飞燕又重新核对转录,这样接班的会看的明了一点。转眼快七点了,我跟着护士长一起去患者的放风小广场迎接患者的晚餐,近500人的晚餐,满满的一大推车。

往回走时,我的防护面罩被大风吹落了。田燕护士长紧张地说,你赶快出去,别感染了自己。王飞燕毫不犹豫直接让我赶快走,说她来负责后面的交接。当时我告诉自己下次进仓前,一定要把护目镜戴牢固了。

今天的班就这样结束了。辛苦了,飞燕同学!因为我的失误,留下你独自战斗。虽然只剩一个小时,可是我比谁都知道,这最后一个小时最煎熬。

现在听着外面电闪雷鸣,狂风肆虐,也许这是老天爷在为我们摇旗呐喊吧。今天应该是我这一生过的最有意义的情人节了吧。只希望在下个情人乃至以后无数个情人节,这里以及全中国的人民都是跟自己爱的人一起开心浪漫地度过。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