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晴:救援队里的“女汉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月20日上午,李利晴提着50多斤重水雾烟雾多用弥雾机,跟随利辛县蓝天救援队的同伴们,来到派出所、面粉厂、宾馆、社区等场所进行喷洒消毒。一上午的时间,他们共消杀了100多万平方米。

李利晴是利辛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一科的一名护士,也是利辛县蓝天救援队里的一名队员。李利晴加入救援队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平时跟随救援队队员们一起参加水域救援、道路交通安全、防灾减灾安全宣讲、走失人员寻找等救援工作。在接到进入抗疫一线通知之前,她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与救援队的队友们一起参与防疫工作。

李利晴向记者讲述了她加入蓝天救援队的原因。一年前,她的母亲与父亲发生争吵离家出走,她在家附近的桥上发现了母亲的电动车,有路人称见到母亲走到了桥下。因担心母亲落水,她拨打了救援电话,利辛县蓝天救援队队员及时赶到,下河打捞,未果后怀疑母亲是出走了,并未落水。队员们又多方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母亲,最终将母亲安全寻回。

这件事,让李利晴对救援队充满感激,当时就有了加入他们的想法。不久,利辛县蓝天救援队招募志愿者,她通过培训和审核,顺利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我希望能和他们一样,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李利晴说。

疫情在利辛县爆发后,李利晴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要求进入抗疫一线,但一直未得到医院批准。一直想为抗疫出点力的她,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利用业余时间与救援队的队友一起参与防疫工作。连日来,她和队友们共消杀了六千万平方米。弥雾机工作中是要用到汽油,每天约需要300元的费用,这些也都由她和队友们共同承担。

因经常要和救援队的男队友们一样提着重重的弥雾机,一工作就是半天,队友们都称李利晴是救援队里的“女汉子”。李利晴说,刚开始进行消杀时,她提着50多斤重的弥雾机,没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但她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2月20日上午,正在街道消毒的李利晴接到了进入抗疫一线的通知。她中午回家简单收拾一下,当天下午就和医院的8名医护人员来到了医院东区隔离点,进行第二梯队换防,观察治疗15名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

临行前,李利晴7岁的女儿得知妈妈要去隔离点,一去就是15天,她画了一幅画,写下了“白衣天使最美丽”、“妈妈是白衣天使,加油”的字样鼓励李利晴。

“为到抗疫一线,我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一定会完满完成任务。”李利晴说。

(责任编辑:王红燕)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