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户 养羊致了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真是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不出门就可以有事情做,靠自己的双手来养家。”4月14日,家住谯城区淝河镇杨庄村的贫困户吴国洗开心地说道。

2014年,吴国洗因病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他小的时候,一次严重的感冒及高烧不退留下后遗症癫痫病,犯病随时都会发生。因有这个病,全家人都要照顾他,他的一切开销都由父母和4个弟弟妹妹来承担。就因为这样,他自小就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废人,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卑感极强。

吴国洗说:“我不想一直这样在父母和弟弟妹妹的帮助和照顾下活着,于是去天津打工,边打工边看病,还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但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打工不能打一辈子。”

2017年,吴国洗回到杨庄村。根据他家庭的实际情况,村委会议研究决定,给吴国洗制定了特色养殖政策,2017年6月份通过了他的特色养殖业申请,给他家送去了6只“扶贫羊”。

为了把羊养好,吴国洗没少下功夫,经常向周边乡镇的养殖大户请教,甚至到涡阳县义门镇养殖场去学习养殖技术,同时搜集养殖技术的书籍,认真钻研养殖技术。吴国洗的6只羊不仅全部成活,而且逐步繁殖壮大,发展到如今的40只。

“2019年,我家的养羊收入达到3万多元。”吴国洗高兴地说,还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一个羊圈,羊圈要勤打扫、消毒,还要多通风,这样羊才不容易生病。等以后繁殖的羊更多了,他准备办个合作社,用自己的养殖技术去帮助别人。

“扶贫羊”不止改变了吴国洗的经济条件,还让他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这么多年因我的病,我总是生活在别人的接济和照顾下,所以一直都很自卑,感觉事事不如人,都要靠人。现在通过自己双手劳动换来了今天的生活,日子过得很踏实幸福,关键是带给了我莫大的自信,以后的生活一定会蒸蒸日上。”

如今,通过扶贫政策,我市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像吴国洗一样,能自主产生“造血”能力,实现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型,真正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