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贫困户变身“脱贫榜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郇子杰(右)主动参与秸秆禁烧巡查

亳州新闻网讯  利辛县巩店镇永昌社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郇子杰,身残志坚,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用双手改变生活,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榜样。

5月23日下午,郇子杰来到社区种植合作社的梨树林,查看土壤墒情。今年47岁的郇子杰,天生残疾,身高只有一米三,父亲去世得早,与70多岁的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只能靠家中的3亩多土地来维持。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镇村干部多次到郇子杰家中耐心讲解精准扶贫政策,并给予了他多项扶贫政策。

得知社区里的种植合作社种植梨树需要人手,郇子杰主动表示想学种植梨树。合作社负责人田锡侠被郇子杰想通过自力更生脱贫的精神所感动,便毫无保留地传授他种植技术,还告诉郇子杰,搞现代农业要懂电脑,今后要通过电脑管理梨园。经过村镇的协调,2018年,郇子杰到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学了两周电脑,文化程度不高的郇子杰很快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回家后,郇子杰没事就往社区办公室跑,用那里的电脑继续学习种植养殖的相关知识,如今他不仅参与管理了一部分梨树,还养殖了几只羊。

依托好政策和自己的努力奋斗,郇子杰的生活逐渐有了改善,2018年底,郇子杰主动申请脱贫。说起现在的家庭收入,他算起了经济账:“我和我妈,低保每月690元,村里公益岗每月600元,家中土地流转一年4000元,还有在梨园打工的收入。”郇子杰掰着手指,“够用了,够用了,一年两万多块纯收入,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脱贫后的郇子杰还根据自身的经历,向其他的贫困户进行政策宣传,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因此逐渐成为永昌社区公认的“脱贫榜样”。郇子杰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村民田西荣说:“虽然他过去家庭条件困难,但这几年他生活态度的变化,值得我们学习。”

“脱贫是新生活的起点,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不能当懒汉。”郇子杰笑着说,话语里充满对新生活的期待。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