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地摊”架起信息“连通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听说明清老街有一家米酒汤圆非常的美味,伙伴们不去品尝一下美食吗?”“新华北路上的小宝拉面,还有一个空桌,晚上休闲散步的来不来约?”……

一条条地摊小吃信息,一处处美食的位置,就这样在“谯城财政地摊经济生活微信群”里,时不时地在诱惑着爱吃的“小馋猫”,为双休日的去处、业余时光里寻找美食,发挥着信息快递的作用,也解决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寻找难的问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和商家正在努力地恢复生产,各种形式的经营方式也在迅速发展,特别是老百姓喜欢的“地摊”成为经济复苏新模式。近日,谯城区财政局的党员干部也趁起了“热闹”,拉起了队伍建起了“群”,让经济头脑灵活的“财政人”在群里为自己的“知己”和“闺蜜”们拉赞票、积人气,兴奋地做起“买卖”广告。

据谯城区财政局机关党总支部副书记张春光介绍,现在全国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也在“摆地摊”,对恢复经济和百姓和谐生活很有“诱惑力”,拉建“财政地摊经济生活群”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疫情后复苏经济“逼”出来的,更是组织机关党务工作和开展党建活动的一种创新,从党建统领的要求,去引导党员认识市场经济,教育干部正确地参与“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此时拉建这个“云地摊”特殊的群非常有公益性。

“在正常的业务工作群里,是不准在群里做广告、拉赞票的。不如专门拉一个生活群,让党员干部和职工在群里尽兴地智慧一番,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张春光还介绍说,谯城的地摊经济火爆了,对培育财政健康税源发展更是一个支持。而对待党员干部个人“摆地摊、做生意”的问题,还是要严肃执行纪律和规定的。

目前,“财政地摊经济生活群”的群民才一百多人,但随着大家对“群规”的理解和认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鼓劲”会继续“火爆”的,引导地摊经济的“呼声”会更“热闹”的。

“网民们,咱这个地摊经济生活群,是你遵纪守法做广告的平台,是你依规有度拉赞票的机会。而你的素养和文明,更是你在群里生存的保障。”谯城区财政干部丁灿在群里发微信说。    

全媒体记者:李鹏  通讯员:胡建坤

(责任编辑:奚婷)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