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结束,如何使众多的小麦秸秆得到了综合利用,让这些秸秆变废为宝发挥更大的价值,蒙城县王集乡通过招商引资在工业园内建立了一个生态板材厂,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打捆离田秸秆的利用问题,而且又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保护了环境,实现了一举多得。
在位于蒙城县王集乡工业园的蒙城县国超生态板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捆捆秸秆,一条流水线下来,变成了一张张精致的生态板。这些全部用小麦秸秆制作的生态板不含甲醛,绿色环保无污染,可以用于装修及家具制作。
以往每到小麦收割的时节,对于小麦秸秆一些地方直接采取粉碎还田的方式来处理,也有些地方采取打捆离田做肥料、燃料的处理方式,而国超生态板业有限公司则是直接把这些小麦秸秆粉碎压制成生态板材。
蒙城县国超生态板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唐建云介绍说:小麦秸秆在这里经过粉碎,干燥、筛选,热压等步骤后,这样摇身一变,一片生态板材就可以制成,后期经过抛光就可以销售到市场上了。目前,企业的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市场的欢迎。
据了解,蒙城县国超生态板业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利用秸秆生产生态板的企业,2019年投入使用,企业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主要生产以秸秆为原料的高强度环保生态板,年产生态板1.5万方,年收入2000万元左右,带动了30多人就业,生态板销量也不用愁。
小麦秸秆在蒙城县国超生态板业有限公司摇身变成生态板,而对于当地群众来说,也解决了“秸秆离田去往何处”这一难题,给群众带来了很多方便。蒙城县王集乡王集社区村民王国敏说:社区现在集中把秸秆打捆收回,不仅方便了村民夏种,而且也保护了环境。
今年夏收产生的大约3000吨秸秆,村里出面把这秸秆进行打捆收储,以每吨260元的价格直接卖给蒙城县国超生态板业有限公司,实现了一举多得。
蒙城县王集乡党委书记沈峰介绍说:今年全乡产生小麦秸秆达到1万吨左右,乡里实行由村里集中把小麦秸秆打捆离田综合利用,一方面,方便了群众耕种,增加了种子的保活率。另外也从源头上消除了焚烧秸秆带来的安全隐患,减少了大气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下一步, 乡里将依托产业结构调整,把秸秆利用由量变成质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作者:谷峰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