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入股当股东 贫困户成功脱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正在喂鱼的朱云飞

亳州新闻网讯 “去年4亩多地分红2万多元,加上一年的工资收入2万多元,水产养殖效益真不错。”6月26日,在利辛县望疃镇双河村,66岁的贫困户朱云飞边投喂饲料边介绍说,他们家现在已经光荣脱贫了。

朱云飞年轻在外务工时受过重伤,不能再干重活。妻子患有脑后瘤,为了看病花了不少钱。经村里民主评议,朱云飞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政府的扶贫政策,生活有了转机。

虽然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如何巩固脱贫后的生活质量呢?朱云飞在村里的张怀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那里找到了答案,通过“土地入股,年终分红,进社打工”的形式,实现了贫困户和合作社双赢。

合作社以高出周边村庄一两倍的租金(入股,并不实际支付)从农户和贫困户手中“租”下土地,发展水产养殖,年终对利润进行计算,按照3:7的比例分给农户和合作社。“如果农户分得的利润亩均少于1000元,合作社会补齐不足的部分。”合作社负责人朱国龙介绍说。

除了租金保底式的分红,贫困户还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每天工资80元。通过务工,贫困户每个月还能再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在合作社,贫困户既是工人,又是股东,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目前,合作社的养殖面积有74亩,其中有9户贫困户的土地,6名贫困户在合作社里打工。”朱国龙说,未来合作社的规模还会扩大,将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入社,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每年七八月份是水产品上市的时间。望着即将收获的水塘,朱云飞的工作热情更高了,“不出门就能挣到这么多钱,在家就能过上好日子。”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