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军:扶贫政策好助我脱了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涡阳县高公镇高公居委会第七自然村居民张先军,有两个儿子,长子张辉在湖南倒插门,无法联系,次子张国华未婚,其配偶于2014年9月因食道癌不幸去世。住砖瓦结构泥胚房三间,后墙两道裂缝,每条裂缝约3公分宽,用木棍顶着后墙,每当下大雨他都提心吊胆,几亩承包土地因无劳动力转给别人代耕,每年给1200元,别无经济来源。2014年经其本人申请,镇村干部调查核实,村组评议、公示、被纳入贫困户。

成为贫困户之后,张先军深知想要脱贫不能“等靠要”,还是得靠自己。2017年高公镇美化建设项目开工,张先军主动跟村里申请,要求如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安排给他。居委会主任张士洋与施工方研究同意给他安排一份工作,负责协调街道两侧埋设雨水管道清障和工程监督,每年工资4000元。再加上河道管理员岗位工作3个月,每月工资500元,自己养殖小鸡240只,收入约1600元。到年底通过算账收入张先军笑了,并高兴地说:“我的收入达到精准脱贫的条件了,张绍勤你帮我写份脱贫申请书,我符合条件,不说假话。”

镇村干部与张先军闲谈时,他说“爹亲娘亲不如共产党亲,谁好,共产党真好,党的政策好。”2017年政府给我几千元的扶贫资金,危房改造3间,李金峰副镇长多次到我家监督房子的质量和进度情况,安排施工方要干良心活。张先军又说“政府给我安装自来水,厕所改造等,只要我符合享受的政策政府都给我了,虽然我脱贫了,但是镇村干部与往常一样来我家看望慰问。前几天几位领导又给我送来一套运动服和军用鞋,真感激!”

如今,虽然张先军同志已经75岁了,但他人老志不老,一不等二不靠,2017年脱贫后,一方面继续落实扶贫政策,另一方面张先军本人,不怕苦,不怕累,主动申请为村服务,村里帮助其申请秸秆巡逻员工作。按照张先军自己的话说,“我们虽然贫困,但是人穷志不能穷,不能依靠政府,有困难自己克服,想办法、找门路、尽快脱贫、脱贫后决不能返贫”,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想要脱贫致富还得靠自己努力!(刘芳华)

(责任编辑:马明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