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识体 君子气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各位同学:

大家好!

齐桓公和管仲这对明君贤相的故事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不计前嫌、唯才是用;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全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二人共同努力使得齐国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世的评论中,光环也多在二人身上。但我恰恰认为,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个幕后英雄——鲍叔。

这段历史,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鲍叔,他的不计私利、审时度势,他的善于识人、谦虚礼让,他的重大节、识大体,不仅对齐桓公任用管仲助力齐国强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鲍叔善于知人。他深深地了解公子小白志在天下,有成就霸业之雄心,所以在他做了国君之后,才敢力劝齐桓公放下恩怨,原谅并接纳管仲,最终使得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愿望达成。正是因为了解,鲍叔才可以说服齐桓公,劝他放下“敌人”这个概念,广纳贤才,为己所用。

鲍叔还深深明白,管仲有治国大才,只是龙困浅滩,很难施展才华抱负,于是他把管仲推到历史的前台,助其C位出道,最终实现齐国称霸春秋。就像当初鲍叔牙明白管仲生活困难,家中有老母亲要侍奉,所以他非常能体谅管仲的“贪婪”、做事的失败和打仗时的退缩,就连管仲自己都非常感动地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就是因为鲍叔的知人,才有了后世“管鲍之交”的美谈。

鲍叔重大节,识大体,襟怀坦荡,有君子之风。

他明白,在国家统一的过程中,需要有管仲这样的杀伐决断果敢勇毅足智多谋,所以他推荐管仲,甘居其下,没有丝毫怨言。如果换作一个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心胸狭隘之人,定会掩藏甚至毁灭比自己优秀之人,一如庞涓;或者把管仲纳为门客,为自己出谋划策,功劳荣耀全归于己。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份坦荡,不仅需要勇气,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让更优秀的人闪光,更需要心无私念,胸怀大局,把国家利益民族危亡放在首位。

这,就是君子风范!

这份君子气度,一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光耀千年,生生不息。我们有不顾年迈毅然出使的烛之武;有坚守北海十九年只为守志的苏武;有立心天地厚,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钟杨;有献身茫茫大漠,只为保护国家文物,在敦煌与风沙相伴数十年的樊锦诗,有保护森林、献身青山的消防指战员;有把奖章深藏箱底,从不居功自傲,忠诚伟大士兵张富清。

还有不计其数的普通平凡的奋斗者,他们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尽自己最大努力,恪尽职守,乐于奉献。他们或赴前线,或守后方,或尽己之能,或举贤荐能。

这,就是鲍叔们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美丽富强令世界瞩目的秘诀之所在,是我们独特的名片,彰显的是我们民族厚重的文化魅力。

善于识人,是智慧;识大体重大局,是胸襟,是格局。鲍叔身上展现的君子之风,让我动容。作为一名刚刚成年的高中生,我真的非常感谢他!感谢他,让我看到作为青年应该具有的成长的态度;感谢他,让我明白作为中国青年该有的气度和姿态!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作者:陈 平 亳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教坛新星,亳州市三八红旗手。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