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区积水点实现智能化管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到雨季,路面积水给行人带来了不便。为方便市民出行,我市将在市区14处积水点安装地下管网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预计本周就能投入使用。”施工单位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朱建忠介绍说。

据朱建忠介绍,14处积水点中有9处配套建设了电子显示屏,其中5处是铁路与城市道路的立交位置。通过电子显示屏,过往行人和司机可以获得积水深度等信息,提前判断通行条件,以免发生意外。

积水点处的地下管网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包含了井盖监测设备、窨井水位监测设备、电子水尺、电子水尺(铁路下穿)、翻斗式雨量计、河道水位监测设备。井盖监测设备,监测井盖的启闭状态,以防井盖被人为打开、发生倾斜或者内涝被水顶开,及时发现,以防发生坠井事故;窨井水位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窨井内水位高度,根据窨井深度和液面到井盖的距离设置预警和报警值,及时发现窨井水位过高的点位,排查预报警原因并及时解决,以防大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电子水尺,监测路面易涝点、易积水点的积水深度,并通过LED屏进行相关防汛警示提示;电子水尺(铁路下穿),监测路面易涝点、易积水点的积水深度,并通过LED屏进行相关防汛警示提示;翻斗式雨量计,监测雨量数据,包括5分钟、1小时及日降雨量,实时掌握降水雨量,配合防汛工作;河道水位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河面至河岸距离,辅以视频监控实时查看现场河道水位情况,配合防汛工作。

据了解,地下管网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软件平台已搭建完毕,已升级完成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并完成城市主干管网管线普查及重点区域倾斜摄影三维建模60平方公里,7处积水点及12处LED交通诱导大屏硬件建设已经完成正处于网络对接状态,预计7月上旬完成剩余5处积水点设备安装,七月中旬完成数据对接入平台。

朱建忠介绍说,地下管网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成后,不仅能方便市民安全通行,还能实现对城市核心功能区、人员密集区、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区域,易涝、易漏、易爆、易坍塌等重点部位的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重要管网,实现安全运行的实时感知、在线监测和预警预测,增强地下管网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黄锐 记者 李鹏

(责任编辑:奚婷)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