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对“药方子” 拔掉“穷根子”

——亳州高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役胜利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亳州高新区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十个方面问题清单”回头看,聚焦“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在脱贫路上开“药方”拔“穷根”,下足“绣花”功夫,一张解民之难、治民之贫的民生大网加速织就,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答卷。

据了解,目前亳州高新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90户3445人,其中已脱贫1949户3366人,未脱贫41户79人,脱贫监测户65户111人,边缘户92户191人。

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包村干部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精准帮扶 扎实做好脱贫攻坚

7月14日一大早,十九里镇姜屯行政村李楼村村民雷玉玺就驾驶环卫车在村子里进行洒水作业。雷玉玺在很早之前因腿部有残疾而丧失了劳动能力,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雷玉玺一家便失去了收入来源,家中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雷玉玺一家人的日子可谓是捉襟见肘。“孩子想吃什么都没钱买,心里很是亏欠。”雷玉玺说。

2014年,政府将雷玉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行列,这时的他才看到了生活的曙光。“政府为我提供了残疾补助、教育补贴、光伏补贴、慢性病补贴,还代缴养老保险等,每年光这些补贴到手就有一万多块钱。”雷玉玺高兴地告诉记者。另外,考虑到雷玉玺一家的实际困难,政府为雷玉玺和妻子两人安排了村里的环卫工人岗位,雷玉玺负责为村里洒水,妻子则负责保洁,这样一来,又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增添了一些收入。

6月底,包村干部在走村入户时了解到,雷玉玺一家居住的平房出现渗水,因为正值梅雨季节,渗水情况时有发生,如不及时修理肯定会越来越严重。包村干部及时将情况上报到十九里镇政府,并在第一时间安排施工队进场,为雷玉玺家的房顶进行重新修整的同时,做了防水处理。“我自己找工人修理房顶加上做防水至少得一万多块钱,这下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全家都特别感激。现在房子不透风、不漏雨,就是下再大的雨我们也不害怕了。”雷玉玺高兴地说。

雷玉玺的经历只是十九里镇近千名贫困户的缩影。十九里镇副镇长韩璐告诉记者,十九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原因,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并立行立改。根据“二十看二十问”,深入开展走访,摸排贫困户房屋、慢性病鉴定、残疾鉴定、低保等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排查出全镇874户贫困户1153条问题,截止到6月底已经全部整改完毕。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十九里镇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十九里镇姜屯行政村村民雷玉玺正开着环卫车进行洒水

聚焦整改 确保问题全面解决

当天中午,记者还来到了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外环新村社区三义庙村,在村民郭子龙家中,外环新村社区包村干部房参观正在上门为郭子龙讲解扶贫政策,并询问其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郭子龙高兴地说,“我们的社区管理中心干部和社区包村干部隔三差五就来我家询问政策落实情况,还询问我是否有什么困难,比自己的孩子都关心我……”

今年68岁的郭子龙因残致贫,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因为失去了收入来源,全家人的生活日益贫困,前几年他又患了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艰难了,使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政府把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行列,为其申请了新农合养老金等项目的代缴、残疾补贴、失地补贴等,大大改善了郭子龙的生活状态。为了让其有事干,政府还为郭子龙提供了公益岗位,让他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连日来,包村干部在走村入户时了解到郭子龙的房屋玻璃尚未安装,为了预防接下来的大风降温天气,包村干部将情况上报至社区管理中心,并第一时间为郭子龙安装了房屋玻璃。只见整栋房子在安装了所有玻璃后显得格外整洁干净、宽敞明亮。“现在我有收入,政府方方面面都替我考虑到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我赶上了好时代……”郭子龙感恩地说。

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孙红伟告诉记者,根据省、市、区脱贫攻坚工作安排及部署,近期第六社区管理中心集中开展了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二十看二十问”,党支部共有帮扶责任人16人,走访贫困户56户,共发现问题77个。截至5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改。针对个别贫困户家中没有玻璃窗或玻璃窗破损等问题,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党支部共排查出没有窗户玻璃或玻璃破损的共20户,厨房、卧室无门的共6户,管理中心已统一找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并进行安装。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下一步,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将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再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对边缘户及脱贫监测户持续摸排、追踪,确保不出现返贫、新增贫困户的情况。

尽锐出战 扶贫步履永不停歇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自4月份以来,按照市委“全面启动、全年坚持、全部覆盖、全力以赴”和“快、净、准、严”要求,高质高效完成帮扶责任人走访工作,亳州高新区先后于4月3日、4月27日、5月14日对全区517名帮扶责任人进行业务培训。

5月份以来,高新区党工委开展单位包村“八看八问”活动,安排全区11个局办对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进行结对帮扶,聚焦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三个堡垒”,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再排查再核实再整改,促进脱贫质量再提升。全区48个党支部共计发现问题988条,截至6月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全部发现的问题已整改清零。

俗话说,扶贫要扶精气神,早日脱贫靠本人。在倾尽全力让每一个贫困群众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亳州高新区还鼓励贫困户积极务工,变输血为造血。今年上半年,该区贫困劳动力实现外出务工1134人,率先完成“清零”目标,其中省外务工93人、县外省内9人、镇外县内357人、镇内务工675人。2020年实现公益性岗位518名,较2019年新增公益性岗位363名。

为帮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穷,亳州高新区大力发展“四带一自”特色种植养殖及林业扶贫项目。2020年第一批“四带一自”共发放特色种植资金31.9890万元,受益贫困群众319户590人;特色养殖共发放资金3.31万元,受益群众9户19人。2020年第二批“四带一自”共发放特色种植资金5.1345万元,受益贫困群众45户97人;特色养殖共发放资金1.3200万元,受益群众7户18人。2020年第二批“四带一自”共发放特色种植资金11.8425万元,受益贫困群众102户206人;特色养殖共发放资金1.3950万元,受益群众5户9人。林业扶贫共计303户590人,合计发放资金45.641万元。

扶贫的步履不会停歇,攻坚的征程永远向前。下一步,亳州高新区将切实保障贫困户饮水安全,加快集镇自来水管网铺设进度。同时对自提桶装水有困难的贫困户,发动包村干部、扶贫小组长、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采取送水上门的方式,切实保障贫困户饮水安全。

亳州高新区还将扎实开展入户走访工作,要求各支部书记对帮扶责任人逐人逐户听取走访情况汇报,尤其是排查未发现问题的户,核实帮扶责任人是否真正入户走访。对于因走访不深入、不细致而未能发现问题的,要求再次开展走访。签订责任书,倒排问题、倒查责任,对作风不严、工作不力,帮扶工作开展不扎实的帮扶责任人,将给予相应党政纪处分,确保将入户走访工作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