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四措并举落实低保审批权下放惠民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更好地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蒙城县2020年5月全面将低保审批权限委托下放至乡镇,采取乡镇政府联审联批工作制,县民政局负责低保资金发放和监管,多举措确保该项工作“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出台方案,及时培训。县民政局多次深入乡镇进行调研,经市民政局同意后出台了蒙城县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委托下放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开展实施细则,及时召开乡镇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及具办人业务培训会。

联审联批,及时救助。全县17个乡镇都成立了社会救助联审联批领导小组,严格审查,落实主体责任。镇村干部共同核查低保户人员情况和家庭基本情况,民政办根据经济状况核对和核查情况,提交联审联批领导小组进行审批,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严格按照“申请受理、入户调查、审批公示”的程序开展低保审核审批工作,确保每个程序都严格规范,不走过场。

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审批权下放后,行政职能重心下移,由下放前的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转为乡镇直接承担起审批责任,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县民政局不断加大业务指导力度,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穰成俊任总指挥的四个覆盖全县的派驻乡镇扶贫工作组,分别由班子成员带队包保联系乡镇,工作组重点督促乡镇民政工作落实情况及相关政策宣传。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向纵深发展。乡镇受理低保申请时同时发起核对,县民政局畅通核对受理反馈渠道,利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精准核对,在入口关就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骗保”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强化公示,阳光透明。为增强低保工作透明度,提高群众满意度,该县通过政务公开网、乡镇公开栏对低保信息进行长期末端公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促进了低保工作的过程公开、对象精准、结果公正。

截至7月份,全县农村低保20676户4441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666户29620人,占比67%),城市低保980户1714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3亿元。(吴胜 梁振)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