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干部走访钱利(右)
亳州新闻网讯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下,谯城区华佗镇黄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钱利不仅成功脱贫,还把三个女儿全部培养成大学生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党的恩情,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圆了我三个女儿的大学梦,如果没有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哪里有我家现在的幸福生活?” 7月26日,面对前来走访的帮扶干部,54岁的钱利感慨地说,两个在广州工作的女儿每月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加上他务工的收入,现在全家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有保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钱利家住华佗镇黄庄村闵庄,妻子丁素勤患有三级残疾,家中三个女儿当时都在上学,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在了身体瘦弱的钱利身上,靠着几亩田地和平时打零工,家庭情况十分困难。
“那时是真难啊,大女儿和二女儿同时考上了大学,三妮正在上高中,学费都交不起,更别说生活费了,几个孩子在学校经常挨饿。”钱利回忆说,三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犹如一座大山,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知道只有让孩子好好读书,今后才有更好的出路。于是,他天天工地、田地连轴转,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实在没有办法了,我才到村委会寻求帮助”。
通过走访调查,2014年经民主评议,钱利全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还为他三个女儿申请了教育扶贫补助,两个升入大学的女儿则在开学之前获得了6000元的教育资助,解了燃眉之急。考虑到钱利一家负担较重,村里后来还为其妻子丁素勤申请了公益性岗位。
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钱利心头的大事也放下了。在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钱利夫妇经过不懈奋斗,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有了好转,并于2016年顺利脱贫。
“如果没有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我家三个孩子可能一个也上不了大学,更别说脱贫致富了!” 钱利激动地说,三个女儿学习一直非常刻苦,也非常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如今大女儿钱柯柯皖南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二女儿钱娜娜安徽医专口腔专业毕业后也随姐姐去了广州,三女儿钱楠楠去年考上了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口腔专业,以后也打算随姐姐们到广州工作。
如今的钱利生活更有奔头,干活更有劲头。除了侍弄几亩田地外,他依然抽空去工地打零工,多挣些钱,留点积蓄,脱贫致富奔小康。钱利说,“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咱老百姓更应该自力更生,不能啥事都依赖政府,在家坐享其成等靠要,靠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