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助力贫困户增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以前吃了早饭等晌午,一天围着三顿饭转,现在吃罢饭就去菜园子干活儿,钱挣得还不少!”正在蔬菜种植基地采摘秋葵的贫困户乔春龙开心地说。近日,蒙城县双涧镇施湖村蔬菜种植基地的秋葵开始上市,在基地打工的乔春龙等12户贫困户变得忙碌起来。

乔春龙是施湖村乔小庄村民。母亲年迈,妻子智障,都需要他来照料,生活很是贫困,2014年,乔春龙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蔬菜基地建成后,帮扶干部介绍他到基地务工,每天有近百元的收入,成了“上班族”的乔春龙顺利实现了脱贫。

施湖村地处双涧镇东南部,地势低洼,农作物经常因水灾减产。2016年,村里引进省级龙头企业安徽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施湖村禾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平整土地、疏通沟渠、改良土壤,推广节水喷灌技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目前,施湖村蔬菜种植基地达1880亩,每年种植蔬菜3到4茬,有秋葵、菜豆、豆角等10多个蔬菜品种。今年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的秋葵、菜豆等各类蔬菜植株健壮,长势喜人,田间管理、采收分拣等农活长年不断,保证了贫困户稳定就业。

“蔬菜基地里一年四季有蔬菜种植、管理、采收、分拣、清洗、包装等工作,常年用工人数在60人以上,人均月工资约3000元,解决了本村部分年龄偏大、技术偏低的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施湖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青介绍说。

近年来,为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助力脱贫攻坚,双涧镇不断优化招商亲商环境,增加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将发力点放在实施“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上来,着力打造“菜园子”经济,实现了产业就业双增收,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