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公租房违规处置首用失信惩戒

谯城区110户公租房承租家庭严重失信进了“黑名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获悉,谯城区将110户公租房承租家庭严重失信行为信息推送至全省公租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是全省首个推送住房保障信用“黑名单”的县区,这也是我市出台住房保障信用管理措施以来,首次将信用惩戒措施运用到违规处置实践中。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租房管理力度,2019年出台了《亳州市住房保障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全市统一的住房保障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统一的住房保障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住房保障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对住房保障信用主体的失信行为进行监管和分类惩戒。

根据《亳州市住房保障信用管理暂行办法》,住房保障失信行为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微失信行为、较重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3个等级进行监管和分类惩戒。对家庭失信个人或失信单位的严重失信行为,可作为取消相关社会福利、补贴和政府优惠政策、资金扶持的参考依据,并列入住房保障失信黑名单,将其不良信用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供相关社会主体依法查询使用,实施联合惩戒。

据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公租房只能用于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自住。对存在转租转借、空置、擅自装修等违规使用的家庭,违规家庭信息将被录入全省公租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在全省范围内都将失去公租房申请资格。同时,失信信息将会推送至“信用亳州”“信用中国”以及市直其他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单位,实施联合惩戒。

据了解,建设住房保障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完善公租房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提高承租家庭守法守约意识,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未来,我市还将探索公租房违规行为与个人征信记录相关联,不但能加强对违规家庭的惩罚,还将对其他承租家庭给予震慑。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规范公租房使用管理,取消842户家庭住房保障资格,收回房屋756套,调整为市场化租金132套。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