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致富路 昂首奔小康

亳州市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超十万公里,贫困村全部实现“庄庄通”硬化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就在7月底,2020中国蒙城第四届龙虾荷花休闲文化旅游节在立仓镇薛庙村虾稻基地举行,吸引了大批旅客前往观光休闲。

薛庙村的乡村旅游能够火起来,离不开交通条件的改善。

薛庙村紧临茨淮新河,是蒙城县最边远的村庄之一,与淮南市凤台县一河之隔。曾经, 薛庙村除去蒙城至凤台途经薛庙村的一条柏油路外,其余都是黄土路。交通条件差,加上地势低洼、涝灾频发,薛庙村是出了名的穷村,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89人。近年来,薛庙村发展虾稻连作+假日休闲旅游,不仅顺利脱贫,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2019年现场接待游客达39.8万人次。

2016年以来,我市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交通扶贫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养护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助力脱贫攻坚。

截至7月份,我市已提前完成930.7公里的2020年度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任务,全市28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庄庄通”硬化路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市共投资80亿元,提前半年完成10298公里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任务。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中共亳州市委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采取部省补助、市级奖补、群众筹资、“一事一议”筹资、帮扶单位扶持、金融机构贷款、县区财政兜底等多渠道,确保建设资金到位,确保交通扶贫落到实处。

我市还通过实施“交通扶贫+”系列工程,有效带动了农村农业发展,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我市实施“交通扶贫+美丽乡村”工程,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加快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打造“地净、路畅、水活、天蓝、林拥城”的美好人居环境。我市实施“交通扶贫+特色产业”工程,扩大沿路土地流转规模,引入知名药企建设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形成了特色农业经济产业链。我市实施“交通扶贫+生态农业”工程,带动路域经济发展,有效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我市实施“交通扶贫+乡村旅游”工程,带动城乡居民休闲观光游,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