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格林童话”不再重演

——读《重返狼群》有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伴着欢笑泪水一口气读完了李微漪的纪实文学---《重返狼群》,使我的心灵受到深深震撼。忘不了李微漪对痛失双亲的小狼格林的倾情相付,忘不了浩瀚苍茫的若尔盖草原上一支支黑洞洞的猎枪,忘不了用620张狼头皮缝制的狼皮袍,忘不了格林母亲在临死前撕碎后背也不让人类得到完整的狼皮……

这是一本用生命换来的书,这样的故事真的发生在人间。年轻的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发现了父母惨死人类之手的小狼格林。李微漪冒着巨大的危险抚养狼、驯化狼,从毛茸茸的小团开始,把格林驯化成真真正正、野性十足的草原狼,并历尽千辛万苦将它成功送入狼群,创造了世界首例由个人抚养狼长大后成功重返狼群的童话。

然而,我却不希望第二个“格林童话”重演。

一只公狼为了给嗷嗷待哺的小狼寻找食物遭到牧民的围捕,毅然将踩到夹子上的狼腿咬断,但仍然没有逃脱狼头被刺得血肉模糊的厄运。刚生育完的母狼无法养活小狼,选择了自杀,临死前撕碎了后背的狼皮。公狼为了养活妻儿冒险偷羊被杀,这是父爱;母狼无奈地自杀,既是对爱情的忠贞,也表达了对人类的怨恨。狼是通人性的,小狼格林就是这对狼夫妇留下的唯一的孩子。

面对狼夹、毒药、陷阱、猎枪……我艰于呼吸,我为人类的贪欲感到深深的悲哀。动物们都能遵循自然法则在生存,而贪婪的人们却在千方百计地破坏自然。狼皮、象牙、虎骨、鱼翅、熊掌……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我盼望所有的“格林”都能伴着自己的父母健康成长,我盼望人类不再为了贪欲向野生动物挥下屠刀,我盼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充满鸟语花香……(亳州学院实验小学三(3)班 牛斯咏   辅导老师:常玲侠)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