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书?好的作品是怎么创作的......9月19日上午,安徽亳州药都农商行举办阅读与写作培训活动,应邀前来进行授课的我省著名作家张琳和孙志保两位同志分别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讲授。来自药都农商行的通讯员和谯城区作协部分会员参加了培训。亳州药都农商行监事长、纪委书记任斌主持培训。
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安徽文学》编辑部主任张琳首先围绕“阅读与写作”进行了精彩的授课。他从“人为什么要读书”“我们怎么读书”“我们怎么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籍”等方面阐述了多读书的好处,详细介绍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还向读者推荐了几本他认为比较要好的书籍,供大家阅读,如贾平凹的《山本》、葛亮的《北鸢》、徐怀中的《牵风记》、越南作家保宁的《战争哀歌》、赵本夫的《荒漠里有一条鱼》、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等。他还就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阐述了如何讲好新闻故事。作为《安徽文学》编辑,他还介绍了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受编辑青睐。称,这些作品要选材新、角度刁;要陌生化呈现;要叙事不老旧,故事不老套;要内容不过多涉及喝酒、吸烟、打麻将等不健康生活习惯;要有表现当代火热生活的时尚元素,时代感强;要主题温暖、充满正能量,格调健康明快;要文笔圆熟老到,而不老气横秋等。
就“好作品是怎么创作的”这一话题,安徽省作协副主席、亳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孙志保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他首先谈了文学语言与日常用语的关联性、文学对生活的影响,之后,他结合自身创作实践详细谈了优秀的作品要具备哪些要素?他说,一篇好的作品,要有鲜明、独特的思想,要做到表达形式与表达内容较为完美的结合;要善于选材,所选素材要能表达你的思想;还有在构思上要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等。最后孙志保谆谆告诫大家,看再多的文学创作理论不如读100篇经典文章。
听了两位作家的讲座,与会人员表示,这两位写作大家的授课,理论联系实际,谈写作,讲人生,深入浅出,听后受益良多,无论对以后工作还是生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闻策言 张利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