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烈士陵园:弘扬爱国情怀的“红色讲堂”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蒙城烈士陵园

蒙城县烈士陵园位于岳坊镇于庙村307省道以南,距县城12公里,占地面积65亩,总投资近2200万元,是该县红色旅游带上重要景点之一。

蒙城县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碑矗立在悼念广场正中,悼念广场的高度是9.22米,象征着为蒙城革命牺牲的922名烈士,纪念碑的高度是19.48米,象征着蒙城在1948年解放。

烈士陵园事迹陈列馆的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展区的面积650平方米,展区分为五个展厅: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展厅图文并茂,展示了罗会廉、过家和、周元等多位烈士事迹及烈士遗物58件,既介绍了烈士的生平事迹,又交代了烈士生活和战斗的时代背景,使蒙城县光荣的历史和烈士的英勇事迹交相辉映。

罗会廉,贵州省普安县人。1944年12月2日,罗会廉奉命率侦察员化装前往敌占区萧县砀山的途中被当地的土匪头子发现,土匪勾结日伪军300多人将罗会廉包围。在战斗一个多小时后,因寡不敌众,罗会廉与6名同志一起壮烈牺牲,年仅31岁,在他碑文的后面就有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副师长韦国清、政治部主任吴芝圃联名挽书“会廉同志千古”。

过家和,蒙城县楚村镇大过庄人,是蒙城县最早的共产党员。1927年春,他由彭雪枫、郝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与涡北新四军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联系,一直做革命工作,1945年他从蒙城赶赴徐州的途中,在双涧东谭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抗日名将周元(1894-1938年),出生在广西壮族一个农民家庭,他15岁参加革命,1938年5月,参与徐州会战,率官兵防守蒙城,阻击日军向西进犯,掩护主力部队撤退,5月7日,3000余名日军向蒙城展开进攻,周元率全团将士与敌人进行激战,坚守三昼夜,与守城将士2000余人阵亡牺牲。

多年来,蒙城县烈士陵园被评为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安徽省第五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亳州市少先队校外实践体验活动基地、蒙城县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蒙城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蒙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2016年被评为市级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