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妈妈车间”暖似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0月14日,定远县范岗乡范岗村迎春服装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李迎春正在和员工一起探讨缝纫技巧。

10月14日,定远县范岗乡范岗村迎春服装就业扶贫车间里,负责人李迎春在缝制衣服。

10月14日,定远县范岗乡范岗村迎春服装就业扶贫车间,李迎春和丈夫一起搬运衣料。

脱贫户朱发梅(右)在李迎春的帮助下已经可以熟练制衣熨烫。

“哒哒哒……”在缝纫机的“穿针走线”中,一件件衣服逐渐成型。10月14日,定远县范岗乡范岗村迎春服装就业扶贫车间里,负责人李迎春正在和员工一起探讨缝纫技巧。由于大多数女工都是妈妈,这里也被大伙称为“妈妈车间”。

2014年,原本和丈夫在外打工的李迎春,因家中老人遭遇车祸,背上了巨额的医疗费外债,生活变得十分拮据。2016年,李迎春利用小额信贷购买了20多台缝纫机,在家门口做起了服装来料加工,并逐步发展成为缝纫车间,缝纫机械也从开始的20台增加到50台,每月都有近两万件的订单。

脱贫后的李迎春不忘乡邻,主动吸纳了近40名留守妇女就业,其中贫困户15人,人均工资每月3000元以上,车间还提供缝纫技术培训,增强大伙的“造血”能力。2019年迎春服装就业扶贫车间被滁州市评为“就业帮扶十佳平台”。

车间就在学校旁边,孩子们放学妈妈们就下班,照顾老小不耽误挣钱,靠着勤劳的双手,李迎春带着这些妈妈把日子过得如同迎春花一样灿烂。


(责任编辑:于海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