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杰:创办“社区公司” 带领村民致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年第41周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在进行,这一周我主要的工作除了对贫困户进行日常走访,就是继续带领工作人员每天利用早中晚时间进行入户普查。今年我们成立了社区公司,准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本周全部完成了300亩土地流转的计划,我有信心带领村民们奔上美好的小康之路。

刘卫杰(左)在贫困户家走访

入户走访 开展人口普查

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当天我和往常一样在开展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时,走访贫困户。

我们先来到李庄贫困户李玉喜家。李玉喜是一名聋哑人,和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过去,他家的房屋破旧,下雨漏雨,我在走访中发现后,帮助他们进行了危房改造。

李玉喜虽然是聋哑人,但他有劳动力。我多次找到村里豪羊牧业的负责人给李玉喜介绍工作,后来他成功通过试用期,现在每年能收入约三万块钱,于2019年顺利脱贫。

之后我们来到村民王兴国家。王兴国是我们社区未脱贫的脱贫户,他患有智力残疾,其家属王利患有癫痫,间歇性发作,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

“刘书记又来啦,赶快坐!”王利忙搬来板凳。王利指着院内好几堆玉米说,今年她家地里的庄稼很好,村里又招聘她为扶贫小队长,一年工资9000元,她对今年顺利脱贫充满信心。

创办公司 发展特色种植

我们社区有15个自然庄,1135户42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0户605人,目前还有8户15人未脱贫。要想让贫困户稳定脱贫,走上致富道路,还是得发展产业。今年,我们社区成立了中王社区振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社区贷款,以每亩地700元的价格流转300亩土地,准备用于种植经济林木、中药材黄蜀葵以及香蕉蜜薯等水果。

我们附近一个村庄大面积种植黄蜀葵,还建设有烘干厂,也自己育苗,我们村一些贫困户曾经尝试种植过,效益很好,所以我们打算大面积种植,从附近村庄直接引进种苗,社区聘请技术人员,村干部自己管理。产业发展的收益除去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将一部分纳入村集体经济,一部分用于给贫困户分红。同时,种植基地还可以吸纳贫困户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

本周我们的300亩土地全部流转完成了,明年2月将开始种植。

坚守初心 奔上小康之路

来到中王社区6年了,一路走来,我见证了扶贫途中的点点滴滴,收获笑容满满。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回想起曾经的中王社区,感慨万千。过去,这里道路泥泞、厕所粪污乱流、村里乱堆乱放现象严重。我们利用“三大革命”的契机,带领村民撸起袖子,人人参与,把堵塞的泥泞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将污水横流的旱厕改成了带有化粪池的厕所。现在,村里也有了明亮的太阳能灯,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观,生活也越来越方便。

我带领该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发展种养产业,引导种养大户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结合该村实际情况逐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弱势群体提供学习就业技能的机会,为弱势群体稳定增收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就业务工渠道。目前,我们社区的贫困发生率为0.4%,稳步实现了脱贫的目标。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灾情、扶贫,都在考验着我们党员干部。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我们将坚守初心,带着村民们继续向着小康之路奔跑!(叙述:刘卫杰 整理:记者 曾莹莹)

人物小记

刘卫杰,利辛县公安局工 作人员,2014 年开始任利辛县 王市镇中王社区选派第一书 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曾被评 为全市第六批、第七批选派帮 扶干部标兵,利辛县优秀选派 帮扶干部、利辛县“最美选派帮 扶干部”。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