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喂,是龚凯吗?我是龚新庄孙玉侠,龚子红家的电路出毛病了,你赶紧过来调理调理。”11月3日,在涡阳县公吉寺镇龚长营村龚新庄,邻长孙玉侠到贫困户龚子红家看望龚子红留守在家的老母亲,听说她家电路坏了,就打电话给包村的电工,催促他过来修理。
联系好电工,孙玉侠就走了。她沿着村里新修的水泥路,挨家挨户地宣传医保政策。“医疗保险没有缴的赶紧缴了,今年每人280元。”孙玉侠来到贫困户王秀芳家时,还宣传了扶贫政策。“贫困户医疗保险只要缴30块就行,剩下的政府代缴。”
“孙玉侠有60多岁了,是村里的热心大妈,以前是教师,在全县推进邻长制工作中,被选为邻长,负责联系村里20多户人家,积极参与各项工作。”龚长营村支部书记龚保权介绍说,孙玉侠没有扶贫帮扶任务,但是她对村里的贫困户非常关心。王秀芳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几年她丈夫去世,家里还有80多岁的婆婆要照顾,儿子还没有结婚。孙玉侠经常到王秀芳家里去,帮助她做家务、干农活、照顾老人。
龚新庄是一个小村,只有54户270多口人,龚新庄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村里多是老人、妇女、儿童、贫困户,针对留守群体和贫困户,邻长们很热心,经常主动上门提供代缴医疗保险、代收养老保险、打扫庭院、整理家务等服务,让群众享受为民服务“送到家”的基层共治共享新成果,起到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作用。
在龚长营村,像孙玉侠这样的邻长还有很多,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直接服务群众,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龚长营村共选配6个片长、12个组长、39个邻长,这些片长、组长、邻长共同构建起基层服务群众的新格局,邻长们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在环境整治、脱贫攻坚、调解矛盾等各方面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推动村级公共服务重心下移,构建精准服务体系,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