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传承人陈建:画出“甜蜜”的手艺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糖画对于陈建来说,是一种甜蜜的执著

11月9日下午不到5点钟,冬日慵懒的太阳即将下山,而与之相反,糖画传承人陈建在市区老街的明道宫里就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一个担子,上面摆着各种料和工具,还有一些制作好的糖画成品,这便是他的工作台。

和大多数手艺人从小就学习手艺不同,直到30岁,陈建才开始学习糖画手艺,而初衷只是为了家庭生计。在此之前,家在农村的陈建生活十分困难,几亩田地根本无法供养家里的两个孩子上学,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他拜师学习了糖画技艺。

一位游客正在拍摄糖画制作

糖画制作过程

陈建和他的糖画作品

“糖画制作起来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比较复杂的技艺。”陈建告诉记者,除了要熟练掌握熬糖的技巧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完美的糖画艺术造型。

一边说着,他一边拿起一只勺子和一只铲子,从旁边的小锅里舀出来一勺糖后放在大理石板上,之后开始娴熟的作画。描画了几笔之后,一只凤凰就出现在了眼前。陈建告诉记者,制作糖画的“糖”是用红糖和白糖,加上一些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而成,熬到能够牵丝的时候就可以浇铸造型。只见他用小汤勺舀起熔化的糖汁,在大理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画,当造型完成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再沾上竹签就可以作为成品出售。

20世纪90年代,糖画风靡大街小巷,生意热火朝天,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挣200多块钱,收益相当可观。陈建念叨,以前一把勺子可以养活一家人,现在物价上涨的飞快,每个月靠糖画收入只有2000多元,已经很难维持家庭生计。目前,糖画以5块到20块钱不等的价格出售,很多时候,他都是直接送给别人。

身为糖画的非遗传承人,陈建已经培养出了四五个徒弟,但目前全部都在外地就业,当问及陈建为何不到别的城市闯荡时,他表示,自己的家在这,根在这,走不了的。

到了晚上9点左右,明道宫的游客渐渐散去,陈建开始收起自己的小摊准备回家。糖画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和生存手段,更是一份甜蜜的执著坚守。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