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邵洪伟:小康路上喜事多

住上了新房子,喝上了自来水,养起了致富羊……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蒙城县王集乡界沟村贫困户邵洪伟今年64岁,患有轻度脑溢血后遗症,属于弱劳动力,妻子邵金氏智力三级残疾,无劳动能力。2018年,他们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邵洪伟家的喜事接二连三:喝上了自来水,住上了新房子,养起了致富羊……邵洪伟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越来越灿烂,逢人便说是党的好政策让他家过上好日子。

邵洪伟正在喂羊

住上新房睡觉也香了

翻过涡河大坝就是邵洪伟的家,一座新盖的三间瓦房映入记者的眼帘。

“新建的房子有60平方米,他的房子是重建房,村里给他申请了2.5万元危改资金补助。”村干部邵冬介绍说。

邵洪伟的房子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危房。老两口临时住在哥哥的旧房子里。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后,村里给他申请了危改资金,并联系施工队对他的危房推倒重建。

“邵主任还帮忙联系人给做了塑钢门窗,现在我的房子比以前强得太多了,我睡觉都比以前香了。”邵洪伟指着房子高兴地说。

村两委又联系有关部门对邵洪伟的厕所进行了改造,独立卫生间和抽水马桶代替了旱厕。邵洪伟说长这么大第一次使用这样高级的厕所,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没想到越用越方便,比旱厕干净卫生多了。

喝上了甜甜的自来水

“老邵,今天的自来水水压大不大,水质怎么样?”界沟村扶贫小组长胡荣到邵洪伟家走访顺便问问他家的吃水情况。“水压不小,还甜丝丝的。”邵洪伟打开自来水龙头张嘴尝了尝。

“原来用压水井压水,水泥沙多还有点苦,来回拎水很费劲。”邵洪伟皱着眉头回忆着昔日吃水难的情景。

改水之前,洗菜、做饭这些日常生活小事,是老两口天天发愁的难事。

“邵洪伟家位置偏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部分村民都搬出去盖楼了,只有3户贫困户还住在这里,改水成本高,利用率低,但村两委认为饮水安全事关贫困户生活质量,脱贫路上不能丢掉一户。”界沟村干部邵冬介绍了其中的缘由。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后,蒙城水利部门抢时间抓进度,很快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到邵洪伟他们家门口,让他们喝上了安全水、干净水。

“现在洗菜做饭都非常方便,不要为用水再操心了。”邵洪伟高兴地说。

当了“羊倌”走上致富路

“天气马上转冷,我要抓住这段时间多备点秸秆,不然,这20头山羊过冬就没啥吃的了。”秋收过后,邵洪伟忙着用三轮车拉秸秆给山羊储存过冬饲料。

“现在老邵的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家里的经济宽裕了,干活也比以前有劲多了。”村干部邵冬看着邵洪伟的变化高兴地说道。

两年前,邵洪伟老两口靠种三亩多地勉强维持生活。平时,老邵给一个小型黄牛饲养场打打零工,由于没有技术,只能出点劳力,收入很少,再加上两个人的身体都不好,经常吃药,家庭生活非常贫困。

邵洪伟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两委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养老保险,再加上光伏收益分红,老两口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涡河岸边野草多,秸秆资源丰富,村两委支持邵洪伟养殖山羊,帮他申请了特色养殖补贴,并让他参加了特色养殖培训班学习养殖技术。在村里的支持下,邵洪伟购进了15只山羊,当上了“羊倌”,现在他家的羊已经达到20多只。

看着活蹦乱跳的山羊,邵洪伟高兴地说,他第一次喂这么多羊,但他舍不得卖,他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早日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