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与合作方沟通调整生产计划、迅速成立“口罩生产突击队”、一夜之间服装车间变身口罩工厂、及时协调资源采购口罩面料、员工主动请缨踊跃报名、开工一周复工率超80%、日产近30万只应急非医用口罩投放到市民手中……疫情发生后,安徽新亳华扬服饰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转产助力战“疫”的速度,员工舍小家为大家投入战“疫”的火热激情。
严防死守+定时消毒,确保厂区安全
检查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车辆消毒、询问基本情况、登记……2月26日下午,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的安徽新亳华扬服饰有限公司,身着非医用防护服的值班人员在大门口进行值守,任何人欲进入公司,都要完成上述“规定动作”确认身体状况正常后,值守人员才会放行。
“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身体状况异常人员,我们会将其安置在专门的隔离区,然后立即向疫情防控部门报告,等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置。”安徽新亳华扬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中介绍说,公司在距离大门最近的空旷篮球场上临时搭建了隔离房,透明的隔离房严格按照防疫的标准设立。
在隔离房的正北方,便是公司的生产车间,无论是前来上班的员工还是其他人员,均要再次进行消毒、登记,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进入车间。
“两个车间共有700多人,消毒防疫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蒋文中说,公司专门成立的消毒队,10名队员每隔一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全厂消毒,通过进大门、进车间两道门的严防死守,再加上定时消毒、广播宣传防疫知识、组长定时要求员工测量体温等举措,确保厂区安全,让大家安安心心投入口罩生产的战“疫”中。
另外,为确保员工就餐安全,亳州市“四送一服”办公室还协调专业的餐饮公司,每天按时将快餐送到企业,避免食堂集体就餐易发生病毒传播的风险。
果断决策+同步推进,工厂迅速变身
安徽新亳华扬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茹金国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从上海返乡发展的企业,自2012年回到亳州发展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公司本部由最初的不足百人迅速壮大到目前的936人,并成为世界知名企业法国迪卡侬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年产各类运动服饰2000多万件。
切身感受到家乡亳州良好的发展环境,茹金国又与香港勤拓制衣集团联合投资了浚拓(安徽)纺织有限公司,与台湾宜勤制衣集团联合投资了宜勤(安徽)纺织有限公司,收购了位于谯城双沟镇的友邦服饰公司,在亳州高新区打造了中国(亳州)现代服装产业基地,总员工已经突破3000人。
“如果不是疫情,每年的正月初八都是我们新一年复工的日子,今年情况特殊,不能复工是小事,全民防疫是大事,近些天我思考最多的是我们能为防疫做点什么。”茹金国说,看到每天确诊人数不断上升,他感到很揪心,获悉口罩非常紧缺,他便果断决策,于2月1日与合作方法国迪卡侬集团进行沟通转产生产应急口罩,对方非常支持,很快就决定将原定的服装生产计划延迟,并在面料、辅料、工艺等方面全力配合。
2月2日,茹金国在公司群里发布了生产口罩的动员信息,20多位党员、团员、管理层人员、优秀员工等迅速成立“口罩生产突击队”,公司党支部负责人马凤任队长,在做好防疫的情况下,大家奋战到夜晚11点多,将首批打算用来生产口罩的8条生产线全部调整到位,服装车间连夜变成了口罩车间,并通过微信群通知各组负责人掌握员工健康状况,随时准备参战。
2月3日,“口罩生产突击队”成员扩展到100多人,组长、部分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于此同时,口罩的资质检验、面料采购、员工的动员等均同步推进。
2月5日,产品质量顺利通过权威机构检验,前期生产的口罩经过安徽蚌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各项结果均为合格。
“由于亳州没有专门的口罩检测机构,距离亳州最近的机构在蚌埠,获悉我们生产应急口罩,检测机构也很支持,高效的工作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了报告,只有手续齐全,我们才可能全员上岗、大批量投产。”茹金国说。
党员带头+主动请战,彰显责任担当
“我家里没事,我报名”“我也报名”……在各位组长将生产口罩助力防疫的信息发到工作群中后,很多员工踊跃报名、主动请战,这让身为公司党支部负责人、突击队队长、品质部部长的马凤很感动。
自华扬服饰成立以来,老家距离公司仅一路之隔的马凤,便从苏州回到家门口的企业工作,是与员工相处时间最长的一名管理者。
“我是党支部负责人,又是突击队队长,必须冲在最前面,公司自决定生产口罩的那一刻起,我就全身心投入到生产中,每天最早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马凤介绍说,企业员工全部是当地的居民,多数人的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面对疫情,大家众志成城,每个人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使命感,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员工,我觉得我们多生产一只口罩,就能帮助一个人,减少一点点感染病毒的风险,所以大家干起活来都很卖力。”工人潘永影说。
潘永影说出了员工们的心声。记者行走在生产车间内,看到每一位员工都在全神贯注地工作,700多人的车间,除了机器的声音,几乎听不到有人交头接耳。
正是因为大家比着干、争着干,自2月3日成立“口罩生产突击队”到2月10日,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返厂参加生产口罩的员工便突破了700人,达到758人,公司本部的复工率超过了80%,口罩日产量近30万只,该公司也成为了亳州市转产最早、规模最大、参与员工最多、口罩产量最高的企业。
自2月12日该公司生产的应急非医用口罩,经亳州市机关事务局以财政补贴后1元/只的价格投放到市场以来,半个月过去了,已经投放了300多万只,尚未收到市民关于质量方面的投诉。
“如今,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口罩紧缺的局面也得到了缓解,我们也开始边生产口罩边生产服装了,但我们防疫的各项工作丝毫没有放松,不接到主管单位的通知,防疫绝不松懈,这不仅是对员工的健康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茹金国说,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也一定能够在抗疫的同时不断扩大招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亳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蒋海涛 文/图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