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黑了脸,熬红了眼,真情帮扶助脱贫

——记蒙城县立仓镇大李集村优秀扶贫小组长宗礼侠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她,是远嫁当地的外地媳妇,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曾经家庭贫困,全家一度为生计奔波,因此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她,脱贫不忘党恩,主动申请成为一名风里来雨里去、整日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小组长,晒黑了脸,熬红了眼,用真情真心帮扶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

她就是蒙城县立仓镇大李集村优秀扶贫小组长宗礼侠,一个脱贫攻坚战中吃水不忘挖井人、为助力脱贫而始终奔忙的亮丽风景线。

宗礼侠今年38岁,是从外地嫁到大李集村徐圩庄的村民,正值青春年华。全家5口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脱贫后,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丈夫当大厨、搞装修、种耕地,勤勤恳恳,孩子也孝顺,一家人生活的和和美美,衣食无忧。过上好日子后,宗礼侠时常想,日子过好了,这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多亏了村里的帮助,一定要想办法回报党的恩情。

2019年8月,听说村里正按照上级要求在选配扶贫小组长,宗礼侠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热切希望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报答党的恩情,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看到宗礼侠希望热切,条件也符合,村里就上报选配她为扶贫小组长。宗礼侠说,接到通知的那一天,他们全家就像过新年一样激动,终于能够有机会回报社会了,当晚还炒了几个菜庆祝了一番。

第二天一早,宗礼侠早早的来到了村部,学习扶贫知识,了解贫困户情况,向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请教业务,只盼望能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圆多年的扶贫梦想。

这几天,天气异常炎热,走出房门就是热辣的太阳,汗水一会儿就浸湿了衣衫。但宗礼侠不敢有丝毫马虎懈怠,依旧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到这家看看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去那家瞅瞅生活有没有困难,扶贫手册更新好了没有,确保每一项政策不漏享。她还通过自己脱贫奔小康的经历,向贫困群众耐心解释扶贫政策。汗水不停顺着脸颊流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宗礼侠开玩笑说,一天下来,流的汗够装一水杯了。

宗礼侠在走访贫困户,落实帮扶政策。(资料图片)

扶贫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宗礼侠来说也是如此。刚开始走上扶贫小组长的工作岗位,她并不熟悉工作流程,对一些政策的把握也不精准。怎么办?她就一遍又一遍学习扶贫业务知识,一次又一次到贫困户家中走访,经过一年多日复一日的积累,终于成长为了一名精通扶贫业务的骨干扶贫小组长。

宗礼侠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走访贫困户(资料图片)

贫困户徐九玲老人,患有长期慢性病,儿子在合肥务工,独自一人生活,身边人照料,宗礼侠就时常跑去查看老人身体情况,帮助他收拾家务,打扫卫生。现在,徐九玲老人的家变得越来越干净了,精神头更足了,逢人就夸:这个小组长真不赖!宗礼侠说,虽然有时候也比较累,但她从没有抱怨过,每当看到收拾干净的房间,徐九玲老人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她就是快乐的。面对激动的老人,宗礼侠说,这都要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的政策好。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突发而来,大家变得紧张而又恐惧,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随即打响。宗礼侠不顾自身风险,毫不犹豫的参加到了疫情防控中来,每天坚守在值守点,冲锋在第一线,耐心的向乡亲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宗礼侠在疫情防控值守点参与值守(资料图片)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投入扶贫工作一年多来,她从当初的青涩慢慢成了一名扶贫业务能手,与贫困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村里有扶贫重大行动,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不但将自己负责的贫困户照顾得妥妥当当,还常常帮助其他扶贫小组长宣传政策、更新扶贫手册。

宗礼侠到大李集村高庄帮助其他扶贫小组长接受上级检查(资料图片)

从参加扶贫工作之初,宗礼侠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说,是党让他们家过上了幸福日子,她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用心服务贫困群众,与群众心连心,努力成为贫困群众的知心人、热心人,用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政府、回报社会,在脱贫攻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她已经顺利成长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成了群众眼中的“知心人”、“热心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者:许飞,蒙城县立仓镇大李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