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梗做出大产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们李兴镇一半以上人口从事与桔梗有关的行业,小小桔梗让李兴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近日,太和县李兴镇镇长李震指着周边村民门口正在晾晒的桔梗对记者说。

李兴镇位于太和县西北部,是桔梗特色优势产区。当地桔梗素以气味浓郁、无渣爽品、脆而无丝等特性闻名于外。 以前,当地种植的桔梗多是清洗完之后打包成原材料卖出,一吨也就几百元利润。现在,他们对桔梗进行深加工,1吨产品利润4300元左右,深加工带来了更多利润。

在太和县利民中药材有限公司桔梗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地边每隔25米打一口小机井,电力设施齐备,道路也相当平畅。在该公司桔梗加工厂,记者看到当地群众正在对桔梗进行刮皮。“在这工作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贴补家用。”正在加工桔梗的马素英对记者说。

“这里的工作适合中老年人,收入还可以。”公司负责人屈海防说,企业年产值从1000多万元发展到1亿元左右,每年带动就业200多人。

2016年以来,太和县积极支持李兴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对种植大户予以扶持,桔梗种植200亩以上的大户或企业每年每亩补助600元;参与中药材保险给予保险费30%补贴,对其从事中药材生产发展贷款所产生的利息给予50%补贴。

“像利民这样的龙头加工企业,政府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以及贷款补贴上都对企业进行了扶持。”李震介绍。

在太和县达润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尹奎正在生产车间忙碌。自2018年公司成立以来,企业招工优先面向贫困户、残疾人,带动贫困户、残疾人23户60余人就业。

目前,李兴镇有153家专业合作社、280家家庭农场。全镇桔梗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万亩,辐射周边地区总种植面积20多万亩,“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从事中药材桔梗种植、加工、销售的中小企业70余家,年加工桔梗5000吨左右,年销售量达2万吨。

(责任编辑:张站伟)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