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长三角门诊直接结算成效显

已结算815人次 总费用27万多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2020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医保公共服务信息化、协同化、便捷化,持续提升医保改革红利可及性,全面实现与长三角城市医保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目前已结算815人次、总费用278828.8元,医保支付 110423.66元。

为了快速推进长三角门诊直接结算,我市及时搭建智慧通道,迅速升级本市医保管理系统,全面对接省异地就医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备案,打通了异地就医的互联互通的信息渠道,实现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6631家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同时努力实现医保经办事项线上办理,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运用。目前全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155万余人、激活率达26.39%。

同时,我市还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构建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医保服务体系,明确人员、办公场所、工作职责、活动经费,筑牢全市医保服务网底;落实“六统一”(统一事项名称、事项编码、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服务标准)、“四最”(服务质量最优、所需材料最少、办理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的要求,实施“好差评”管理,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服务,全力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针对异地就医人员增多、次均费用较多的情况、医保基金支出比例较大的情形,我市严格落实分级诊疗程序,规范就医转诊秩序,积极探索与我市参保人员异地转诊就医人数较多的杭州、合肥等长三角重点城市签订《异地监管协查协议》,建立异地就医案件协查制度,结果互认,探索异地就医基金监管的有效途径,全力筑牢医保基金安全的防护堤。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