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胜利闭幕。本次会议期间,与会的10名住亳省政协委员立足亳州、着眼安徽,充分利用大会的平台,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发声,为美好安徽建设谋实招、出良策,共提交了16件提案, 内容涉及中医药产业发展、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以及医疗教育等。
建言经济发展
会议期间,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实施“江淮名医”、“徽乡名医”培养工程等话题,省政协常委、市政协副主席龚艳玲建议,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华佗中医药研究院,以便整合亳州区域科研资源、对接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凝练亳州中医药产业技术需求,促进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互溶,打造政产学研用立交桥,依托高等院校优质资源,组织开展华佗医学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支持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
龚艳玲还认为,要利用好国家和省有关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政策、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具体措施、乡村振兴政策等资源,主动作为。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张国芳说:“实施‘江淮名医’、‘徽乡名医’培养工程,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这些是我市发展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把省委、省政府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政策落实好,把省级层面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各类资源整合利用好,在推进中医药技术创新、培养中医药实用人才、延伸做强中医药产业链、培育中医药龙头企业、打造中医、中药名牌、促进中医药走出去等方面聚力用劲,促进我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李长春建议,要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着手建立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省级互认机制,通过全力助推长三角建立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省级互认机制,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添砖加瓦。
省政协委员、美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晓东提出“开放药品经营许可,助力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新政策快速在我省落地”的建议,建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取消对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仓库面积的要求,支持更多符合国家相关条件的企业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助力我省构建国内领先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
献策民生福祉
会议期间,住亳省政协委员还围绕疫情防控、生态环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医疗教育等热点话题提出了真知灼见。
省政协常委、市政协副主席龚艳玲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整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重点,推进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已成为维护人民健康的有力保障。为此,她建议要进一步健全稳定长效的基层卫生运行保障机制,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发展布局,大力推进医防深度融合,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体系,通过软硬件的同步提升,为基层疫情防控筑起坚实的防护墙。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张国芳围绕“我省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我省是长三角区域最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是促进农业生产稳固发展的基础。“建议科学设定养殖场建设标准,促进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配套服务,从而种养结合、变废为宝,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省政协委员、亳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慧芳提出了加大对亳州学院支持力度、解决人员编制的建议,通过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内涵建设等多方面,对亳州学院给予政策支持,从而助推高校提档升级。
整装奋力前行
盛会圆满结束,任务已经明确。今年怎么干?住亳省政协委员们豪情满怀。委员们纷纷表示,返亳之后,大家将围绕会议制定的宏伟目标,积极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勠力同心、奋力拼搏,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来,谱写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新篇章。
“盛会描绘了安徽发展的美好前景,如何借势发力?关键还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便利高效的服务环境。同时要争取省级层面对亳州真金白银的支持。”张国芳委员说。
姜晓东委员表示,“下一步,亳州应充分发挥企业在中医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和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作为亳州的民营企业,他将努力为亳州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新阶段新任务,我既充满了信心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省政协委员,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言献策,为亳州融入长三角赋能添力。”委员张慧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