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画同心圆 砥砺奋进谱发展曲 ——2020年市政协工作综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年,极不平凡、充满挑战。

这一年,市政协紧扣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履职尽责、建言资政,砥砺奋进谱写发展新篇章。

这一年,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双向发力,议热点、解难题,凝心聚力画好同心圆。

这一年,市政协以“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提升“商”的水平,提高“言”的质量。

过去一年,市政协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作出了积极贡献。

齐发力 战疫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政协第一时间发出抗疫倡议,号召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依托自身岗位和优势,奋力投身疫情防控行动,通过捐赠款物、参加一线诊治、提供后勤保障、建言防控举措、助推复工复产等多种形式,扛起责任担当,展示家国情怀。

去年1月28日,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亳州市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亳州骨科医院),1月31日,市政协委员魏广友临危受命担任亳州骨科医院的副院长,负责医疗、护理、院感、设备、药剂、总务、防保及各种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的筹备。

每天7点前赶到亳州骨科医院,22点以后才能离开,魏广友有时一夜只能休息3至4小时,4天时间,他把一个民营骨科医院改造成符合传染病收治规范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两天一层把一个九层办公楼改造成具备水浴卫的宿舍楼,建立了90个移动板房、20个移动厕所,一周内从全市多家医院抽调20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定点收治医院的医疗团队。

“当我得知市定点收治医院设在亳州骨科医院后,立即召集几位停业在家的厨师长和顾问团队,为一线医护人员制定了一周的药膳营养食谱,去年2月2日开始,每天免费为医院医护人员及收治病人提供午餐。”市政协委员、亳城古道养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怀凯说。连续一周合计免费送出药膳营养套餐1100多份,成本价值3万余元,美味的套餐赢得了广大一线医护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委员有担当,政协有力量。据统计,2020年市政协组织战“疫”捐款捐物1138万元,位居全省地级市政协前列。就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6次、提交提案30件、报送意见建议61条。

议热点 建真言

制约发展的难点是什么?群众反映热点是什么?政协就议什么、帮什么。

2020年,市政协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社区委员联络室、委员个人工作室作用;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同心同德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强大合力。

“能不能与外地学校联合办学,引进上海、浙江地区的名师,提高亳州地区的教育质量。”在位于亳州北关历史街区的市政协委员赵奇见工作室里,居民张军正在反映孩子教育问题,张军希望我市能够引进更多沿海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听了张军的意见后,赵奇见和赵青华两位市政协委员认真记录。他们决定在今年市两会上以工作室委员联名的形式,围绕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据介绍,市政协委员赵奇见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7月,目前共有9名市政协委员,他们主要来自文化和教育领域。为了能更好地倾听群众心声,工作室除了每天有专人值班,大家还会轮流走访。

解决难题多商量,解决难题会商量。2020年,市政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重要产业发展、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民生工程建设、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等主题,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2次监督性调研座谈会、8次对口协商会、20次界别协商会、11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

提质量 增能力

专门的协商机构,就要“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2020年,市政协以“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实施调研质量、界别活动质量、提案质量、协商活动质量和委员管理服务质量“五大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专门协商机构品牌,推动政协工作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据统计,2020年共形成调研视察报告347篇,立案交办提案348件,报送建议(案)、信息专报、重要提案摘报和社情民意信息37件(期),其中32篇履职成果得到市党政领导68人次批示,300多项意见建议被吸纳办理。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