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雪云在清理光伏板上的灰尘
亳州新闻网讯 每天一大早,蒙城县小涧镇灵山村村民时雪云给孩子做好饭送他们去上学后,就来到位于村部后的光伏电站,巡视围网、擦洗光伏面板。忙完这些之后,她又前往村部旁边的玖盛服装厂,开始制作服装。
今年35岁的时雪云是一名脱贫户,2006年经人介绍和爱人刘朋朋组建了家庭,育有两个儿子。夫妇两人忙里忙外操持着小家,生活幸福美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刘朋朋身受重伤,经过抢救,生命虽然保住了,但是不仅花光了家中积蓄,还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后期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村两委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及时进行精准扶贫帮扶,她家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我们有手有脚,不能老是依赖国家的救助,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时雪云常常这样对刘朋朋说。于是,在刘朋朋病情好转之后,时雪云就主动到村里申请公益岗位工作,每天对光伏电站进行日常管护,又到村里的服装厂找了一份零工,一个月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经过两个人的努力,2017年底他们家实现了脱贫。
2019年,经过治疗基本痊愈的刘朋朋跟随亲友一起到外出务工,收入大大增加。几年下来,夫妻俩不仅将债务全部还清,还略有积蓄,开始迈向小康生活。
“非常感恩国家的扶贫好政策,让我家渡过了难关。我相信,人只要实干,生活一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好!”时雪云自信地说。在小涧镇,像时雪云夫妻这样的脱贫户,都用双手踏实务工,走上了脱贫后的“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