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满道好还乡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一”假期快到了,同学群里一个同学发出倡议:家乡的芍药花开了,我们回去看看吧。班主任老师随即附和:欢迎大家回来看看。其他同学纷纷表示,有空一定回去看看,不仅芍花,还有老师和父母。

初中毕业已三十载,像树上的鸟儿离开鸟窝各自觅食去了,再也无法聚集到一起了。有的鸟儿在路途中夭折也是常事。有的同学感叹,都有白发了,都老了。回想过往,我们还是当初的那个少年,只不过在别人眼里,我们老了,在我们内心,还是不服老。同学群里发的一张张初中毕业合影照,还都是一脸稚气未脱的孩子。那是我们曾经的青春,回想点点滴滴,不禁潸然泪下,不知为啥要流泪。

如今的我们各有小成,却又天各一方。走过家乡的路,泥泞路走了好多年,砖渣路磕磕绊绊又走好多年,水泥路咯咯噔噔走了好多年,如今宽阔的柏油马路走了一年又一年。暮春的季节,道路两旁许多无名的小花开放,需要用微信扫一扫来识别它的名号。虞美人开的最漂亮,艳丽的花简直是目光收割机,让你不忍走开。在虞美人最好的芳华里,遇到谁都是你幸运的回忆,慢慢回想半生的余香。

芍药花开满道香,慈母翘首盼儿郎。花开引路,回乡识途。满目沧桑的院落里,寻找母亲的身影。门前的油菜花、豌豆花、葱花都在开放。那是母亲种下的念想。屋里飘来一股清香,母亲正在做槐花菜。洁白的槐花,用面拌好,放在锅里蒸熟,出锅后放点盐和香油,顿时香气扑鼻,口涎欲滴。

在乡村宁静的只有鸟叫声,有各种花香,小蜜蜂辛辛苦苦为其忙,偶尔几声犬吠打破寂静的时空。那片竹林多茂盛呀,守护她的主人一个个离去,房屋破败成残垣断瓦。阵痛催生新的希望,眼前的没落或许是新生的前奏。

满眼的芍药花,一片火红的云霞。卸下沉重的行囊,清装素颜,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寻找一下童年欢乐的梦幻,聆听母亲唠叨一下陈年往事,在乡村宁静茂密的枝叶里,享受一下悠闲的人生。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