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腐蚀“看得见” 物理教学更生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发扬青少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即日起本报推出“我爱发明”专栏,记者将带您走近我市爱好发明的青少年群体,介绍他们奇思妙想的发明创造,讲述他们别具心裁的创新故事。本栏目将为您展示我市青少年的“最强脑洞”,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闫朝阳和他的“钢铁腐蚀演示器”

亳州新闻网讯  上过物理课的“童鞋们”都知道,钢铁在不同条件下发生腐蚀的快慢不同,在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但腐蚀速率慢,现象不明显,不便于观察,而且变量多,对比实验不好设计。

怎么样才能让钢铁腐蚀“看得见”呢?最近,亳州一中高一学生闫朝阳发明了“钢铁腐蚀演示器”,不仅能“看到”钢铁腐蚀的过程,还能对比钢铁在不同条件下发生腐蚀的情况。

闫朝阳的发明其实并不复杂,首先用一块60×48cm的有机玻璃板,将坐标纸贴于其中一面,便于上下两支试管安装对齐,同时便于记录细管中液面高度变化,焊接金属底座和把手,便于支撑及携带。

其次,用热熔胶枪将8组共16支小试管粘在玻璃板上,上下对齐,塞上塞子,中间用细塑料管连接,上面8支盛放红墨水,下面8支分别盛放铁钉和还原铁粉,分别加入不同的介质,浓稀醋酸、食盐水、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无水氯化钙等。

最后,记录时间,观察、记录液面高度变化,对于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反应慢的采用数码相机计时自动拍摄,不需要人为等待和操作。通过液面高度变化以及时间的长短分析出钢铁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类型以及腐蚀快慢的影响因素,“童鞋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钢铁腐蚀理论知识,以及生活中如何防护钢铁的腐蚀。

闫朝阳说,“钢铁腐蚀演示器”能带来几个好处。第一个是对比性强,可以一次性探究钢铁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情况,包括不同浓度的酸,不同酸碱性环境下的腐蚀情况;第二个是可视性好,通过中间细管的红墨水高度变化,可观察到体系的压强变化,从而分析出钢铁腐蚀类型以及快慢影响因素等;第三个是灵敏度高,因为装置小巧,试管内气体少,且密封性好,中间连接管很细,有一点压强变化都能表现出来,反应很灵敏。

有了“钢铁腐蚀演示器”,“童鞋们”对物理的兴趣是不是又增加不少了呢?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