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5月27日上午,全市财政暨民生工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财政工作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确保“十四五”财政工作开好局。
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经济税收理念,坚持做强做优财政收入。要牢固树立厉行节约思想,坚持保障民生重点支出。要牢固树立绩效优先意识,坚持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民生工程工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过去好的做法,早启动、早开工、早完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会议宣读了《亳州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20年度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的通报》。
相关新闻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5月27日召开的全市财政暨民生工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十三五”期间,我市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951亿元,全市财政收入连续跨越160亿元、200亿元两个台阶,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三五”收入目标,位居全省第10位。收入总量是“十二五”期间496.7亿元的1.9倍,较“十二五”末年均增长10.9%,年均增速排名全省地市第2位。财政支出规模实现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市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711.6亿元,全市财政支出连续跨越300亿元、350亿元大关,支出总量是“十二五”期间1029.4亿元的1.7倍,年均增长7.2%。
民生保障更加精准有力。我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累计投入70.5亿元,年均增长46%,其中市级累计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2.5亿元,年均增长85%,突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有力支持县区顺利脱贫摘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452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7倍,保障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支出。
五年来,我市累计实施了46项民生工程,建成了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美丽乡村建设、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工程点数超过10万个;累计投入资金834.8亿元,民生工程投入的平均增幅超过了财政收入增幅,惠及全市640多万城乡居民,人均受益逾万元。今年我市继续实施32项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