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生,不过就是解开一把又一把锁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床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难事。

不是因为懒,而是每天清晨准时报道的腰部难忍的酸痛让我很难完成坐起这个动作。医生仿佛有占卜之术,只是在我腰上捏了几下,就把我长期伏案、久坐不动的本质看得一清二楚。还不忘给我一记白眼,说道:“不想再严重下去就多运动,再久坐久站腰就完了。”

我深知自己是个多么三分钟热血的人。如果没有点压力,坚持运动,不存在的。怎么办呢?练瑜伽吧!毕竟花了钱,看在银子的份儿上,也得坚持下去不是?报了班,买了瑜伽服,制定好课表,这就算操练起来了。一开始总觉得老师的动作违背人体结构,摸摸自己硬邦邦的腰和腿,大概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接下来的每一次伸拉都伴随着比腰肌劳损还难忍的疼痛,觉得自己就是传说中的花钱买罪受。可是慢慢地,没那么疼了,身体变得柔软,动作也越来越到位,瑜伽老师甚至还挤眉弄眼地对我说“看好你哦”。就在上个月,我竟然鬼使神差地下成了“一字马”。

就算是几岁、十几岁身体最柔软的时候,对运动没什么天赋也没什么兴趣的我也不曾想过,今生还可以像体操运动员那样下得了“一字马”。当我的双腿摆成一条直线踏踏实实地在地板上的那一刻,心里多了一份坚定,不再害怕未来的难题。

跟我老公恋爱不久的时候,向我妈汇报情况。我妈在了解完一些必要的信息后,忽然问我有没有去他家吃过饭。我说去过了,我妈又问我他妈妈做饭好不好吃,我说好吃,我妈没再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我知道我妈的意思。很久以前,我们家开过小饭馆,即便后来不开了,在厨艺、饮食方面,还是很讲究的。而我妈也深知,她女儿不是下厨房的料,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我能找个做饭好吃的人家。我婆婆自不必说,还好,我家那位也不负众望。结婚七年的时候,我还没有正经做过一顿饭。

可是自今年初,我老公调了岗位,每季度要出差一次,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两周。我的吃饭就成了大问题。一开始,靠去婆婆家蹭饭和外卖来维持生命,日子久了,总觉得不甘心,我三十几岁的人了,难道会输给一顿饭?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俱全,最主要还有手机在手,我不信我搞不定。

虽然厨房被我弄得像经历过一场浩劫一样,虽然土豆丝切得比土豆条还粗,虽然手指被炸锅时崩出的油星烫了个泡,可是,我做了一顿饭啊,这是个美好的开始,不是吗?

大概从上初中开始,我填各种表格的时候,兴趣爱好栏里一定少不了两个字:写作。爱文学,爱写作,以至于上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专业。这些年来,写作这个爱好像是生命里的春天,总带给我一朵一朵的花开。

去年,开了一朵大的,突然就有出版社跟我约稿,要给我出书。一时间,我又手舞足蹈,又不知所措。匆匆签了合同,每天都点灯熬油地赶稿子,出版社让我做什么,我就老老实实地配合,无暇感慨人生。这期间还明白了不少新名词,比如CIP数据,比如环衬,等等。等大半年后有朋友跟我咨询出书流程时,我已如行家里手一般了。

把书拿到手里的那天,这一年来的辛苦与快乐才涌上心头,老公问我什么感受,我说,就像解开了一把锁。

开车走一条从未走过的路,一面小心翼翼,一面精彩纷呈;下一家从未吃过的馆子,享受上菜之前的期待。一个新朋友、一本新书、一座新的城市,就像一把又一把锁,解开了,通往新的生活。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