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谁说的了:生活好似一件衣服,一出场,就发现毛茬茬太多了,这时候,宜饮茶,每饮一杯,毛茬茬就少了一根。
是的,美饮一杯。每一杯,都是美的。
这几天在苏州,住在一个古民居中,吃过了苏式汤面,在院子里的一树紫藤花下,搬了只竹椅,在树下饮茶,那感觉真是好。紫藤花开,淡淡的甜香,碧螺春置于白瓷杯之间,打着卷儿在杯中散开,氤氲的茶香与头顶上那树紫藤萦绕在一起,让人无心看书,只想饮茶发呆,心里想着,若真能如此,就这样静坐着,了却余生亦不差。
中国人喝茶的历史久了,中国人喝茶的人群多了去了,在中国,恐怕上至贵族,下至乡民,没有没饮过茶的家庭。犹记得幼时,每到春节,父亲总会从为数不多的家庭开支中匀出来一部分,买了二两茉莉花茶,在大年初一这天招待亲邻。
那时候的茉莉花茶可真香,打开茶包,一股茉莉花的清香,冲泡在杯中,哪怕是矮矮的一小杯,满屋子都是它的味道,比养了三五十盆茉莉花还要香,估摸着,应该是茶催生了茉莉花潜藏的香气。
茶香中是贮着喜气的,再忙的日子,一盏茶汤泡开了,哪怕是叫不上名字的什么茶,不管红茶绿茶白茶黑茶乌龙茶,只要是这户人家泡了茶,今天一定是悠闲的,安稳的,滋润的,饮了茶后,主人必定眉目清朗地出门去,出门看花,花好;看叶,叶绿;看河,河清澈;看天,天湛蓝。
有一次在皖北临涣,古镇中央有一处老茶馆,老茶馆中长期有一批老茶客,大多数都已经甲子开外,抽着旱烟袋,旁边大铁壶烧水,水沸了,兀自冲一壶香茶,茶,亦不是什么好茶,名曰:棒棒茶。顾名思义,全是茶梗的那种,这种茶,最能解老茶客们的馋,据说,也最没有火气,温润,香味厚道,饮一杯,提神酣畅,如喝羊汤。老茶客们喝茶的画面感,极具古早味,屋舍简朴,没有雕梁画栋,茶壶老旧,歪扭也不规整,茶客们却气定神闲,那气质,似乎全是杯中茶成全的。
一杯茶在手,天大的事都被一杯茶稀释。有时候我想,什么时候不适合饮茶呢?春天宜饮茶,夏天宜饮茶,秋天宜饮茶,冬天宜饮茶,晴天宜饮茶,雨天宜饮茶,雪天宜饮茶,大风天亦宜饮茶。
那么,且饮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