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亳州中医药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中医药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问题

中医药特色库基本现状剖析。中医药特色库下设6个子库,分别是亳州中医药文化资源库、亳州政府中医药政策文件资源库、亳州中医药文化活动库、亳州中医药养生资源库、亳州中医药企业资源库及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库。共计有相关信息条目1270条,其中亳州中医药文化资源库295条、亳州政府中医药政策文件资源库120条、亳州中医药文化活动库470条、亳州中医药养生资源库101条、亳州中医药企业资源库217条、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库67条。中医药文化资源库,涵盖了从古至今亳州籍或是在亳州工作的中医名人及其相关著述理论,其中也包含亳州民间中医偏方、特色方剂、中医见解理论等资源。中医药政策文件资源库主要指当地市政府出台的中医药方面的文件、制度、政策及其解读。中医药文化活动库是亳州市围绕中医药及其相关产品开展的活动,如药博会、华佗祭祖大典、华佗五禽戏活动、药市开市活动等内容。中医药养生资源库包含亳州中药养生理论、养生名家、中药养生资源。中医药企业资源库收录了亳州注册在籍的药业公司及相关平台信息。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库涵盖了药都地方特色旅游,旨在以中医药活动、养生、药材为招牌吸引游客。

中医药特色库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医药特色库软件平台技术落后,实用性功能欠缺。亳州中医药特色库使用传统的ASP加ACCESS技术搭建。ACCESS为企业小型数据库,在数据库信息处理和容纳方面有限。ASP代码为早期WINDOWS系统中的开发语言,安全性较低,目前已停止更新。

二是中医药特色库数据更新速度缓慢、资源种类单一,数据源濒临枯竭。亳州市委党校中医药文库2011年9月投入使用,至2020年底,文库资源共计1270条。资源种类单一则体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内容为文本格式,音频、视频,期刊、图书、论文等内容较少。特色库主要信息来源于网页、新闻报道及网站信息,如亳州晚报、亳州视听网、华佗五禽戏网以及亳州本地药企网站信息。单一的资源形式,也导致文库信息质量偏低,阅读价值不高,这无疑会降低特色库的访问量。

三是平台建设非标准化,无法同其他平台共享数据。特色数据库是针对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对具有利用价值的特定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而建立的信息资源库。数据的特色性使得数据的影响领域有限,因此特色数据的互通共享才是特色数据库发展的命脉,所以拔掉“数据烟囱”、打破“信息孤岛”是最为有效的建设手段,共享也是未来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药特色库建设对策及建议

面向大数据的中医药特色库模型设计。面向大数据的中医药特色库自底而上分别为数据获取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分析应用层、服务接口层,数据获取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攫取,从数据源上可以划分为云数据资源池、电子文献数据、纸质书电子化、共享平台数据、传感器数据、RFID数据、爬虫采集网络数据、移动数据等。从数据格式划分则包含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存储层的设计根据业务数据特点,按照层级划分,企业数据、政府数据、高校数据由于应用范围差别较大,因此分层存储。另外对数据进行冷热性划分,按照数据访问频度把存储划分快速读写区和普通读写区,以提高访问速度。数据处理层按命令对从存储中调取的数据进行组织与加工,依托ETL、数据挖掘等技术将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杂乱的数据清洗转换为结构化数据,把分散、零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加工成有序的,有意义的数据,并整合在一起。分析应用层主要通过云计算或本地服务器计算引擎,把处理后的数据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运算,导出结果,创建数据的可视化图表,供决策机构使用。服务结构层为不同对象提供有差别的数据服务,对分析层导出的数据进行跨平台一站式查询调用。

建设亳州市中医药数据云资源池。亳州市建立了“浪潮云”数据中心,并搭建了“城市大脑”数据中台,用于城市的智慧化应用。因此,可以以此为契机,借助政府力量,申请开辟市级中医药云数据平台,开放端口,鼓励地方药企和高职院校数据接入。云数据中心是一个具有存储功能的,并可实时抓取网络数据的大型数据资源池,通过打通与本地具有中医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高职院校、政府部门的数据平台接口,实现资源共享。数据池不进行数据结构的加工,仅仅是数据的中转存储。特色数据库通过云专线从数据池进行资源调用,并将各类数据转变为结构化数据存储,最终通过计算分析引擎进行大数据分析。

成立校企、校际合作联盟,打造开放型共享特色数据库。当前,大数据、5G、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都要求数据具有更高的开放度,以提高数据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数据的开放度越高,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大。亳州中医药文化特色数据库应具有更高的开放度,不仅仅在系统内部开放,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可考虑跨行业、跨部门协同共建共享。亳州市为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当地药商云集,药企众多,药材种植加工成集群模式发展,在中医中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天产生的与中医药相关的数据流量更为可观。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就要求党校与各药企,与中医药相关高校找到共同的价值核心,找准结合点,建立合作联盟关系。一是要依托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医药主管部门,以此为纽带,与地方具有自建网站等信息系统平台的药企签署合作协议,打通中医药特色数据库与企业数据平台之间通路,争取中药企业的支持,合作研发具有促进企业运营发展需求特点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以数据为企业提利润促发展,找到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模式。二是要与中医药高校联系紧密。亳州地方中医药学科发展滞后,起点不高,因此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与具有合作意愿的中医药高职院校保持高度的合作,以亳州地方中药优势,以中医药特色数据库为结合点,联合高校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数据平台,形成数据互通、产学互通、学术互通的创新性平台互助合作联盟。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