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效闲置土地“动起来”

我市多举措处置低效闲置土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制定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相关文件,督促和保障低效闲置土地得到正确处置,再结合具体措施做到节约集约用地,让低效闲置土地“动起来”。截至6月中旬,已处置28宗闲置土地。

在低效闲置土地处置中,我市明确工作职责。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门召开全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违法用地处置专项工作会议,明确任务,提出要求,压实责任,并将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列为市政府督察工作,要求各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人负责,切实做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的工作。

明确目标任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各县(区)局土地利用、储备等相关人员会议,要求首先摸清底数,了解各类闲置土地的情况,然后研究解决问题办法、交流处置经验。各县区局对照闲置土地整改任务清单,按照销号管理的要求,切实做好闲置土地处置工作。

细化工作内容。按照梳理出的开竣工信息未录入、项目单位资金不到位、项目单位涉诉未持续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调整等原因,采取及时收集补录开竣工信息、消除动工障碍、重新约定开竣工时间、依法征缴土地闲置费、依法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措施进行了有效处置。市本级闲置土地任务基数为69宗5573.55亩,截至6月中旬,已处置28宗闲置土地。

重视信用管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多种媒体加强自然资源市场信用信息的宣传,让用地单位意识到自己的失信行为对其单位的不利,制定失信名单,并予以公示。同时加强对信用违约行为的修复,及时更新信用信息,用自然资源市场信用体系来保障自然资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企业对信用体系的认同度。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