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长成富农“金串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的‘早夏’最先成熟,目前已经销售一空,现在‘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陆续成熟,这些葡萄味道更好,欢迎大家采购。”6月29日,蒙城县立仓镇芡南村的“创业致富带头人”郏文雷正在向游客推销自家的葡萄。

2014年,在上海打工的郏文雷响应家乡号召返乡创业,利用在崇明岛积累的葡萄种植技术和经验,在村里的帮助下,流转60亩土地建设大棚葡萄种植园,成立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郏文雷的精心培育下,葡萄连年取得大丰收,不仅做大了芡南村的葡萄产业,还打出了“立仓生态葡萄”的品牌。

郏文雷的葡萄种植园采取“合作社+脱贫户”模式,解决了部分脱贫户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还带动了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目前,芡南村葡萄有十几个特色品种,并以郏文雷葡萄种植园为中心辐射到整个芡南村,形成了200多亩的特色种植产业园。

“土地流转出去了,我天天在葡萄种植园务工,离家近活也不累,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费,每年仅这两项就增加了20000多块钱收入,日子过得比葡萄还甜!”在葡萄园务工的脱贫户郏德功高兴地说。

像郏德功这样常年在种植园务工的脱贫户有4人,忙季用工多时达到20多人。葡萄园的发展巩固了芡南村的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户收入更加稳定,也为乡村振兴扬起了“帆”,开起了“航”。

近年来,立仓镇积极推进葡萄种植业发展,促进葡萄等蔬果产业与脱贫攻坚融合,逐渐形成产业带动、特色发展、辐射周边的乡村振兴格局。接下来,立仓镇将不断扩大葡萄种植面积,让“小葡萄”成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摇钱树”,农民发家致富的“金串串”。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