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民需解民忧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住房成了危房,怎样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市组织开展的住房安全大排查帮助农民兄弟解决了难题,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详见亳州晚报7月13日三版)。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不少房屋建设时间久远,有的已变成危房。生活越来越富裕的群众想重修房屋,但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及村镇统一规划,一些乡村危房不能及时翻建,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这也成了不少村民的心头大事。从去年11月开始,我市组织开展农村住房安全大排查,对排查中鉴定为危房的,及时帮助村民办理危房改造手续,使不少危房得以翻建或整修,帮不少群众解了“心忧”,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一项政策举措接不接地气、是不是真惠民、真利民,群众感受最真切。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为群众怎么办实事?办什么实事?怎么办好办实?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此次农村住房大排查工作,不仅及时解了民忧,也美化了乡村环境,是一件暖人心、聚民心的大好事、大实事,群众的称赞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坚持开门问策、问需于民,尊重群众意愿和感受,由群众来评价工作效果。把实事办好,就要先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出台的政策和采取的举措要符合群众愿望和利益。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关乎百姓生活质量的住房问题是当前农民兄弟面临的大问题,住房大排查就是针对群众的所需所盼,让村民早日告别危房,搬进新房,做到了贴近民情民意,做到了立足实际,群众当然拍手称快。

我市组织开展的住房安全大排查这件事就告诉我们,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这样的办实事才最受群众欢迎。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