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农民触“网” 解决销售难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农场采摘桃子通过网络销售

亳州新闻网讯 小暑时节,接连几天的阴雨天,让很多桃农为桃子的销路犯愁,而涡阳县公吉寺镇龚保法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却趁着阴雨天安心在家休息。“这都要感谢涡阳县‘四送一服’办和公吉寺镇政府,不仅给我送来了惠农政策,还教会我使用惠农网平台开设网店,帮助我进行线上销售,现在早桃已卖完,晚桃也预订了出去,正好趁着雨天休息休息。” 龚保法乐呵呵地说。

龚保法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流转土地300亩,主要种植蔬果、中药材、苗木花卉等。近日,涡阳县“四送一服”办和镇政府工作人员到该企业走访时,发现今年农场桃子大丰收,产量较去年大幅度增加,但存在销售渠道传统单一、销售价格低廉、营业收入难以获得提升等问题。

了解这一情况后,涡阳县“四送一服”办结合走访中发现的其他种植合作社存在的类似问题,多方联络、积极协调,召集该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和公吉寺镇相关人员等就全县农业种植合作社水果销路难问题开展专题座谈。经研讨协商后,涡阳县决定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采取“农产品+电商平台+网红直播”或“农产品+微商”等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模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帮助果农化解销路不畅难题,并将龚保法家庭农场作为试点,摸索经验,力争在全县推广。

随后,涡阳县商务局和公吉寺镇政府,积极调度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指派专人到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开设网店,手把手教企业人员操作使用,使其在短时间内从农民变“网民”。如今,龚保法不仅能够熟练利用惠农网、淘宝、拼多多等电子平台进行信息发布、产品交易,还在筹划邀请知名主播到农村开展直播带货,建立第二代新型电商模式。销路问题解决了,产品价格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合作社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我们立足乡镇实际情况,利用大电商带动小微企业发展,以龚保法家庭农场为试点,开拓新型电商销售模式,推销我县地产水果,取得了良好成绩。”涡阳县“四送一服”办负责人介绍,该县在坚持服务好规模企业的前提下,利用电子商务优势和政策,破除传统观念,激发创业动力,做好优质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更好更快地发展。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