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实现“逆生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铺设沥青路面、安装非机动车充电桩、增加机动车停车位……目前,亳州高新区菊花园小区正在进行改造,不仅提升了小区“颜值”,而且完善了基础设施,让小区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

摊铺沥青路面

小区正在开通南门

新安装的路灯

“改造”好看又实用

菊花园小区作为亳州高新区第一批还原安置小区。由于小区建设时间较早,基础设施不完善,整个小区连个电动车充电桩都没有。“我家在6楼,小区又没有电梯,我的三轮电动车只能从楼上拉电线充电。”居民李丽芳说。

这次小区改造,预计将加装电动车充电桩800个左右。“我们也知道飞线充电问题,但过去没有条件,不这样做没办法。”李丽芳说,以后有了充电桩,充起电来既安全又方便,她不会再从楼上扯电线下来充电了。

让李丽芳更高兴的是,小区内部道路正在进行“白加黑”改造,“现在好点的小区都是沥青路面,好看得很,行驶也更平稳。”记者了解到,此次菊花园小区改造,将规划铺设约1.2万平方米的沥青路面,基本覆盖小区内部各条道路。

增加出口更方便

昨日,记者在菊花园小区看到,工人们正在扒围墙,清理绿化带,为开通南大门做准备。菊花园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开通南门提前取得了规划和园林部门的同意,目前正在施工,预计很快就能建成,届时居民出行更加方便了。

菊花园小区设计时只预留了北门和西门,其中西门只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出,因此小区所有的机动车进出都在北门。由于北门对面是亳州九中,每天上学放学时,大门口就会拥堵不堪,给居民出行造成了很大不便。

去年,小区新增了一个西门,行人和各种车辆均可通行,拥堵情况得到缓解,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结合这次改造,菊花园小区将再开通一个南门,供行人和车辆通行,居民出行难题将基本得到解决。

分段改造效率高

2010年下半年,菊花园小区开始交付使用。菊花园小区有45栋居民楼,杂物房720间,居住人口达到2666户,约8000人。随着小区居住人口基数不断攀升,软硬基础设施的老化,目前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菊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白经武介绍,这次小区改造将安装136盏LED照明路灯,施划机动车停车位线约35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600个左右,增设2座凉亭、80个便民服务栏,扩建小区西门,投放公益广告约300平方米。目前136盏路灯已安装完毕,其他改造提升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今年9月底全面完成。

白经武表示,改造注重实用,重点解决电动车充电等难题。为此,按照“能安尽安”的原则,提前设计管线布置、扩容电力设备、充电桩安放位置等,降低加装充电桩的建设成本,让居民用到实惠的充电价格。另外,为了加快改造进度,社区要求施工单位分段改造,早日让群众享受到小区的改造成果。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